汉中二簧
汉调二簧
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的出科艺人,分赴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簧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子,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于道光二十年前后,还去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杨金年、查来松及张清寿(人称“活灵官”),又接办了永、青、长三科,培训出的艺人,又分别组建起长胜、青云、永太等班,并跟班又代培出太、周、万字辈艺人,壮大了二簧力量,形成了上河调(汉中为汉水上游,当地俗称上河)二簧。张清寿死后葬于镇巴县城东北角,其弟子于坟侧修建“灵官庙”一座,庙内有张的塑像,成为后世汉中艺人祭祖之地。光绪年间(1875—1908)汉中、南郑等地,又先后办起了大同社、福庆班、双庆班等汉调二簧班社。
抗日战争后期,职业班社仅留有蒲正华所领的兴汉社,二簧戏顿呈衰弱景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兴汉社和几个业余班社人员组成汉中市平民剧社,后改为汉中市汉剧团。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复。1981年与汉中市文工团合并,取名汉中市实验剧团。汉中汉调二簧语音接近四川,唱腔具有音调清新、柔婉的特点。主要盛行于汉中、南郑、西乡、城固、镇巴、勉县等地。
安康二簧
汉调二簧
自乾隆年间(1736—1795),蒿坪河二簧乾胜班、泰丰班出现后,至道光年间(1821—1850),又有汉荣班(汉中派)、仁丰班、宜太班相继演出。咸丰十年(1860)安康籍艺人范仁宝(浑名范驴子)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于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万寿寺开科授徒,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艺人。该班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其唱腔杂有湖北民间曲调,人称下河调,具有唱腔清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穷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剧目,受到观众欢迎。1981年陕西省文化局于安康举行了首届汉剧会演,名流荟萃,各呈异彩,把二簧戏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安康汉调二簧擅演文戏,唱腔秀丽、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阳、紫阳、平利、白河、汉阴、石泉等地。
关中二簧
汉调二簧
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簧班社。
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翔初,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了二簧鸣盛学社,先后培养学员二百余人,成为关中地区二簧的最大科班。教师有赵安子、吴李乾等。
关中二簧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火轮牌》、《汜水关》、《破桃山》、《出五关》、《过巴州》、《锁阳城》、《四平山》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原“鸣盛学社”、“庆义社”等汉调二簧班社合并为“大众剧社”,活动三年散班。自此,关中地区再无专业二簧剧团,仅西安、蓝田、户县尚有二簧研究会,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演唱活动。
洛镇二簧
汉调二簧
盛行于镇安、山阳、商县、洛南等地。向以武戏见长,演《八蜡庙》、《红桃山》等剧,使用真枪真刀。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簧,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简德昭、王广翠等一批二簧艺人,随之出现了丹凤县竹林关的姚政班和镇安县凤凰嘴的叶家班等,分别在商洛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赵安子、吴宝卿演技超群,颇受观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还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先后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五十余名,壮大了洛镇二簧的演出队伍。
中华民国时期,二簧戏继续发展,出现的班社有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簧班,共十余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