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活动在域内起步较晚。直至1958年,区文化馆仅有一架120双镜头照相机。多年来所积累的照片,多为反映辖区各个时期的政治运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会议和文化活动资料,且多用于各类宣传和展览。这些具有一定存史价值的照片资料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视之为封、资、修歌功颂德的“黑资料”而付之一炬。 群众性摄影创作活动的开展,则在1980年之后。1986年7月,由15名摄影爱好者组成未央区摄影家协会。1987年和1989年分别举办有78人参加的摄影艺术讲习班。1989年有区文化馆职工卢山的《千秋功过》、陕西重型机器厂职工吴春的《乘凉》等10幅摄影作品参加西安市摄影艺术展。1991年,未央宫派出所民警柳青的《重阳佳节》、陕西重型机器厂职工俞毅的《日落暮色》、西航公司职工刘伟的《十五》等11幅摄影作品参加西安摄影回顾展。在1986~1993年摄影参展活动中,有15幅作品获全国、省、市摄影奖。其中卢山的《穿红衣的小和尚》于1988年参加全国“家乡美”风情影展。1989年陕西重型机器厂职工顾吕昌的《我是冠军》获西安市首届职工艺术节影展一等奖。吴春的《山涧飞瀑》1986年获《摄影世界》月赛二等奖,《鼓娃》1992年被《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艺术研究中心评为中国优秀摄影作品奖。本区机关公务员王珊民有25幅作品先后31次参加全国、省、市摄影展,6幅作品获省、市奖励。其中彩色照《绿波荡起放筏歌》获省级优秀奖,《昨天、今天、明天》获市摄影展览二等奖。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