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长安城中即有演出百戏(乐舞、杂技等)的记载。明、清以至民国期间,现境内演出的戏曲,内容多为反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古装历史戏,现代戏曲极少,且多在农村古会上演出。民国期间,境内的民间艺人从艺者较多,古典戏曲在境内的演出已相当普遍。抗日战争时期,学生业余剧团演出的《松花江上》、《放下你的鞭子》等现代戏曲,活跃于龙首原、三桥镇、白萜村、广大门和六村堡一带。 西安解放初期,境内业余剧团普遍排演《穷人恨》、《三世仇》、《二巧离婚》、《夫妻识字》、《槐树庄》、《赵小兰》、《小二黑结婚》等现代戏曲。 50年代中期,戏曲活动已向自编自演方向发展。秦腔剧《挖界石》、《好妈妈》,眉户剧《半碗剩饭》等,曾多次参加省、市文艺会演并获奖。60年代戏曲创作和演出活动在境内掀起高潮。《新迎亲》、《赶花轿》、《走亲家》、《田间路上》、《一把菠菜》等现代小戏曾轰动一时。既宣传了各个时期的方针、 政策,又活跃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辖区部分大中型企业的戏曲活动亦很活跃。西安车辆工厂俱乐部所属的6个业余剧团相继排演了京剧《群英会》、秦腔《屠夫状元》、豫剧《江姐》、话剧《雷锋殄、歌剧《青年一代》等14台大型戏曲。红旗机械厂艺术团的话剧《丹心谱》、《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曾被陕西省电视台录放。五二四厂的歌剧《冲锋号》、舞剧《巴山新歌》分别获二机部演出一等奖和创作奖。 1963年春节,区文化馆组织未央区名老艺人会串演出,历时一周,秦腔老艺人张培贤、吴振华、杨富敏、文郁州、王佐民等演出《拾玉镯》、《烙碗计》、《拆书》、《断桥》、《河湾洗衣》等传统折子戏,场场爆满,深受欢迎。 1965年社教时,根据中共未央区委指示,由未央区文化馆抽调农村文艺骨干组成《二十三条》①演出队。按长安社教宣传队的全套节目,移植和改编成表演唱《二十三条好》、秦腔清唱《贫农女儿杨慧玲》和地方戏联唱《王强回头》等23个文艺节目,巡回演出23场。 1966年10月,根据郊区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指示,由郊区文化馆同时组成两支《十六条》②文艺宣传队(其中第一队由未央地区文艺骨干组成),排练了《毛主席语录组歌》、《歌唱十六条》等节目,沿郊区北部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巡回演出两个多月。 1968年6月,郊区文化馆北郊分馆,组成老三篇万岁宣传队,带着从上海复制的《红太阳展览》(照片)和文艺节目《社员对歌》、《一片红心向阳渡》等,巡回展演50天。 1974年冬,郊区文艺宣传队(大多数是未央现域文艺骨干),带着秦腔剧《连任》、《连心桥》,眉户剧《山村记工员》,关中道情《计划计划》等小戏,巡回演出两月。 “文化大革命”中,“样板戏”一花独放,群众性戏曲创作处于低潮。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次年4月,郊区文化馆北郊分馆以草滩人民公社文艺宣传队为主体,组成文艺宣传队,带着《“四人帮”碰壁记》、《八个老汉唱新春》等剧目巡回演出一个半月。 从80年代起,境内戏曲活动日渐复苏,主题、形式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高。1982年,红旗机械厂的小话剧《有没有》获国防工办演出、创作二等奖。同年冬,区文化馆组织的戏剧训练班结业后,筛选部分学员,组成未央区春节文艺演出队,带着《夜逃》、《柜中缘》、《斩秦英》等5个折子戏,巡回演出24场。1984年,西安车辆工厂创作的小品《火灾面前》获西安市首届“企鹅杯”演出一等奖,1986年在全国铁路系统(唐山)文艺会演中获集体奖。同年,五二四厂参加国防工办文艺会演的全套节目被汉中电视台录放。80年代,区文化馆先后组织6次现代小品、戏曲参赛演出,周建顺创作的现代戏《闷二哥醉酒》、《傻二哥赶集》等分别获市创作、演出、舞美设计一等奖。杨文科创作的眉户剧《喜鹊登枝》先后6次获省、市创作奖。区文化馆于1984年获创作辅导奖。在戏曲活动中,除参赛演出外,还相应组织区级会演和巡回演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