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节 源流 源于西周 周人开发武功时,曾渡过渭水,到南山凿取磨扇和磨石。西周建都于沣镐,周至以及哑柏为王畿地。哑柏有周文王命其名的传说,泥峪有周亶王凿石门的传说,竹峪、终南、二曲出土有西周的青铜器。县东首阳山为伯夷、叔齐隐居的地方。西周名将南宫适的墓相传在青化乡。竹峪的姬姓聚族而居,传为西周王族后裔。参照历史记载,《周礼·考工记》说到西周人刺绣、练丝和彩绘的情景。《古文尚书》记载“衣画而裳绣”,有6种刺绣图案。说明周代时周至的奴隶主贵族中,流行刺绣品。 周至蚕桑业历史悠久。其哑柏一带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气候温和,适宜于栽桑养蚕,抽丝织帛,这在《诗经》中即有记载。周至出土有纺轮和骨针等文物,从中可以窥见先民采桑养蚕、缫丝织帛、缝纫刺绣的景况。清代乾隆年间,知县邹儒大力推广栽桑和养家蚕、柞蚕,获得丰收。在县署西建有织帛工场。50年代,陕西省蚕桑研究所和陕西蚕种场在周至建成,指导全省的蚕桑生产。 秦汉初兴 秦汉两朝都在黑河以东建有广阔的上林苑,修成长杨宫、五柞宫、葡萄宫、射熊馆等宫馆。文献记载,宫内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上面裱糊着精美而富丽堂皇的绣品。称为“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囊以藻绣,络以纶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西汉中期,豪富地主也大量选用原来由皇家独享的绣品,甚至用绣品装裱客厅的墙壁。周至得刺绣风气之先。 隋唐继起 隋唐时周至为京畿,京城的刺绣传到周至乡间。做过周至县尉的白居易,在骆口驿(今骆峪乡)办公时写到“绣衣不惜拂尘看”。他还写有《绣妇叹》诗: “连理花样绣罗襦, 本拟新年饷小姑。 自觉逢春饶怅望, 谁能每日趁功夫? 针头不解愁眉结, 线缕难穿泪脸珠。 虽凭绣床都不绣, 同床绣伴得知无。” 注:见《白居易集·卷二十五·律诗》575页。 《白居易集》中,多次记载和写到刺绣。唐代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其南线穿过周至平原南部。长安绣品从这里送往南亚各国。唐代皇帝数次至楼观,玉真公主也在楼观入道,宫廷刺绣直接影响着楼观道教刺绣。如今楼观道教宫观布置的绣品,仍然是历史的延续。唐代著明诗人岑参、卢纶、陈鸿等久住周至,李白、杜甫等诗人到过周至,其服用刺绣品之风,使民间起而仿效。 宫观刺绣 唐至清代的周至宗教发达,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流行。宫观寺庙堂院,遍布城乡,布置着精美的刺绣品。如幡、幢、帐、伞、桌帏、团垫等绣品庄重而堂皇,工艺精细。其神职人员服用的绣品,更是精美无比。 戏剧刺绣 明代周至成立秦腔张家班,所用的剧装由民间绣工绣制。张家班延续至今(今眉县剧团)。其剧装绣品,可谓源渊流长。民国时全县有10余个秦腔班社,50~80年代有专业和业余剧团10余个,所用剧装绣品,均为本县绣工自产,也向外县供应剧装绣品。70年代中期,槐花、三屯村机绣厂改为剧装刺绣厂,加工和生产了大批剧装绣品,销往甘、晋、宁和本省。 民间刺绣 周至乡俗,刺绣是女红的头等大事。重修《周至县志》也将刺绣列为女红的第1件手艺。姑娘婚前,必须练就娴熟的绣技,绣好成套陪嫁绣品。乡里称姑娘为绣女,称闺阁为绣房。各村都有“敢把十指夸针巧”的绣工。富豪地主的千金和大家闺秀,大多请刺绣帮工绣嫁妆。全县广泛流传的《学绣花》歌谣唱道:“你家娃子会写字,我家女子会扎花。大姐扎的牡丹花,二姐扎的石榴花,剩下三姐不会扎,打到炕底纺棉花,谁家将来要你呀!”绣女们吟唱的刺绣歌谣有10余首,她们边唱边绣,所绣绣品:一是居室绣品,有门帘、床帏等。二是床上绣品,有被面、枕顶等。三是服饰绣品,有凤冠、霞帔、裙袄等。四是小饰品,有荷包、香包、手帕、飘带等。所以,姑娘习绣、赛绣,在七巧节中乞求织女神教绣等,是民间古老的传统和习俗。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