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地处关中西部,又称“西府”,是我国历史上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岐山转鼓流传于宝鸡市的岐山、扶风、眉县一带,与乾县、武功等地的“蛟龙转鼓”表演程式与风格近似,都属于边敲边围着鼓转表演的一种民间鼓舞。又因表演时所敲得鼓点由[跑鼓]与[套三槌]两部分组成,故而又称为“跑鼓套三槌”。 岐山转鼓突破原有的受鼓位局限的束缚,进一步突出鼓手的跑、转、跳、翻等敲鼓技巧,艺术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和锤炼,长期繁衍生息在周原的古老大地上,必然受到周秦文化和乡风世俗的影响,也是当地群众精神风貌与审美追求的一种表现。其一,活动具有广泛性。不仅是当地春节社火中的一种传统节目,也是民间祝福迎神、祭祀拜祖和庙会中常见的一项活动。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周公庙会,更是吸引附近各县无数群众前来祭奠周公。其二,活动具有群众性。岐山各乡镇几乎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有老汉,有小伙,有男的,有女的,甚至不少的小娃娃都争先恐后学敲锣鼓,世代流传,影响深远,岐山转鼓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鼓舞活动。县上还经常举办锣鼓大赛,每次都有二三十支锣鼓队伍参加进行激烈的角逐。其三,演奏具有规范性、完整性。鼓谱共分为两大段,前段为[跑鼓],后段为[套三槌],节奏对比鲜明,曲调和谐流畅,既有一定的规范,形成完整的套曲,又可以灵活自如多次随意反复。其四,演奏具有一定的舞蹈性,特别是场地表演时,鼓手围鼓挥槌起舞,边跑边击,不停跑转、换位对击,年轻鼓手原地连续跳击,犹如龙腾虎跃一般,更增添了欢快、热烈、急促、紧张、奔放的气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近几年,索王村表演的岐山转鼓,是在原有民间鼓舞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发展而成的新节目。当地群众由衷地赞誉:“锣鼓声声震周原,三槌敲得人心欢。村村社社赛锣鼓,喜迎新春庆丰年”。 岐山转鼓分为行进表演与场地表演两种形式。锣鼓队游转时一般排成五路纵队前进,队手由铁铳子,彩旗队做仪仗,有一手执小三角红旗者担任总指挥,身后相随四支吹长号(马号)者,大鼓居中(有时可多达二三十面,少则也有八九十面),敲鼓、敲锣者排在大鼓两侧,每侧站成两行,此刻,彩旗飞舞,队伍浩荡,锣鼓震天,铁铳、鞭炮燃放不停。 其场面、声势如同喜庆大典,又似将军旅站凯旋。场地表演时,锣鼓队排成四层的大圆圈,大鼓用鼓架支起排在里圈,挥舞小红旗者站在圆圈中心,边跑转,边挥动小旗进行指挥。敲大铙,敲大锣者围在鼓外排成两层大圆圈,彩旗,铁铳,长号围在铙、锣圈外成一大圈。演奏时,先敲奏[跑鼓],在敲奏[套三槌]。 鼓手的击敲动作有“双槌抢击”、“双槌合击”、“单槌挽花”、“双槌挽花”、“鼓槌相击”、“抛鼓槌”、“交替击鼓帮”、“狗撵兔”、“换十字”、“围鼓跑转”、“对敲换鼓”、“原地跳击”等。特别是使用的鼓槌不一般,即在长约45厘米,直径约5厘米的鼓槌两端扎上长约18厘米的红色麻缨遂加以装饰。麻缨对用麻一层一层地渲染后晾干,再一层红一层绿地扎在鼓槌两头。鼓手握鼓槌两头轮换敲击时,槌缨上下翻飞,如同彩蝶飞舞,好似彩虹映照。打至高潮时,速度加快,节奏铿锵,加之鼓手不停地跳转,跑位、对敲、翻身。使鼓手表演气氛热烈、情绪高昂。敲锣者站弓箭步,挥槌猛敲,敲铙者站小八字步,尽情地上下翻铙、亮铙、彩旗随锣鼓节奏左右摆动,长号高奏,铁铳、鞭炮齐鸣,是整个表演呈现出欢腾、热烈、奔放、振奋的强烈气氛。表演者的服饰着装简朴、大方。新中国成立前,表演者头戴礼貌,身穿蓝布(或黑色)长袍,扎红色腰带将长袍下摆的一角斜插于腰带左侧,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改为对襟秧歌彩服,头扎白色毛巾,(结系额前)。扎红色腰带,也有穿统一式样与同一色彩的运动服。索王村的转鼓队,不仅发展了数十名女鼓手,还有不少5-10岁的小鼓手,为转鼓表演增添了生活情趣。由于表演时均按古代军旅士打扮,头扎英雄巾(结系脑后),额前戴面花或插英雄绒球,穿紧袖大襟上衣,扎板带,腰系战裙,穿战靴,显得表演者更加的英俊,威武,好似古代军旅士卒操练习武的场景。 岐山转鼓表演时队伍浩大,参加表演时的人数有时多达数百人,属于当地春节社火和古庙会庆典社祀的一种打击乐表演。据不完全统计,岐山现有20多家锣鼓队坚持活动。其中以故郡乡索王村的锣鼓队最为著名,成为岐山转鼓的代表,并多次在省,市文艺会演和锣鼓大赛获奖。据该村老艺人王志政(1952-1981)介绍,该村转鼓表演已有七八代人的历史,推算一下最少有近200年的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岐山转鼓多属一村一社,甚至仅属一个宗族的活动,具有封闭式的特点,鼓谱不外传,表演者必须是自家人。如龚刘村锣鼓队就系刘姓家族的一项活动,他们在表演时还加有手执铰子、梆子、夹板等打击乐器,称其为“夹板舞”(类似咸阳牛拉鼓队手表演的夹板舞形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