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同州腔”,也称老秦腔。因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多奉为梆子腔鼻祖。以同州(今大荔),朝邑为中心,盛行于关中东府10余县,流行于北至绥德,东到潼关,南抵洛南,西行渭南。并流传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北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浙等地。明代末叶,已有班社和演出活动。据同州梆子老艺人王谋儿等口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大荔和蒲城之间的孝同练兵时,就以同州梆子为军戏。大荔曾流传:“坡南出了个驴子欢(即吕志谦,同州梆子名艺人),一声就能吼破天。不唱戏,没盘缠,跟上李瞎子(李自成)过潼关。唱红了南京和燕山…….”的民谚。清嘉庆至光绪年间,为同州梆子发展鼎盛期,涌现出许多班社、著名艺人层出不穷。
1912年后,由于西安改良秦腔崛起,使同州梆子地域日趋缩小,加之战乱与饥荒所迫,至20世纪20年代,关中各地班社相继解体,呈现出艺人星散衰落的局面,即使技艺出众的一些艺人。如“二麻子”赵步瀛,“咬牙旦”赵杰民,“迷三县”朱林逢,“猛开花”王德元及拜家红等,也只得转入西安易俗社、榛苓社、三意社当教练或参与演出。30年代后,这一剧种即濒于绝响。
同州梆子剧目丰富,据统计有1000余本,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先发掘、整理和演出本仅有200余本,多为历史题材戏,以正旦、老旦、老生、花脸、武生戏见长,文武兼备,且袍带戏和靠甲戏为多。如《石佛口》、《铁冠图》、《蛟龙驹》等。《破宁国》为净行的专行剧目,所谓“四红加一黑,必定是《破宁国》”,就是群众对这出戏特点的概括。
同州梆子唱腔系板式变化体,有欢音和苦音之分,主用本嗓歌唱。有[塌板]、[滚板]、[代板]、[摇板]、[尖板]等基本板式,彩腔较多,善用“安”字拖腔。伴奏乐器以二股弦为主,辅以三弦、胡琴、琵琶、琥珀等。唱腔过门短促,更显“繁音激楚”之美。脚色行当齐全,特重花脸、须生、正旦、武生等四梁柱为主体的组班体制。分行比较严格,旦行的老旦、正旦、花旦,生行的须生、老生、红生,净行的大净、二净、三花脸,小生行的文生、武生,丑行的文丑、武丑,都有严格的区分。同州梆子以武戏擅长,据四路秦腔之首,演出讲究五段式:(一)天官帽头--吹秦[三眼腔]之类的成套曲牌;(二)锣鼓吵台--吹号、放炮、演奏各套锣鼓曲;(三)男女接场--全部脚色“亮箱”;(四)武开开场--表演各种奇特技巧;(五)开正本戏--先出折戏,后出本戏。表演讲究功架与特技表演,如翎扫灯花、碗打碗、三节棍、打连枷、鞭扫灯花、喷火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抢救这一古老剧种,于1957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招收了74名学员,成立同州梆子班,聘请名老艺人王谋儿、何祥初、王麦才、王赖赖、朱林逢、刘省三、张海娃、段瑞峰等任教。培养出白岳焰、雷平良、王云香、杜爱仙、党树仁、贺安东等优秀青年演员。1958年,同州梆子班除在西安演出外,还赴大荔、蒲城、合阳、澄城一带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热情欢迎和好评;1961年5月由同州梆子班组成“陕西省同州梆子实习演出团”,赴京汇报演出《破宁国》、《石佛口》、《辕门斩子》等优秀传统戏,引起首都戏剧界的关注。著名艺人王赖赖演出的《滚鼓刘封》,被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誉为“活张飞”;戏剧理论家周贻白观看演出后,撰文认为,中国各地梆子戏曲剧种概源于同州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