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皮影源于汉(一说起源于战国),盛于宋、明、清,广为流行。麟游的皮影兴于明、清两代,现在仍流行于农村,有秦腔、灯盏碗、道情三种形式。灯盏碗皮影来自岐山、凤翔,道情皮影来自陕南陇东,在麟游根基浅薄,为时不久就失传了,唯有秦腔皮影久演不衰,民国时期崔木乡有汤家皮影班,澄铭窑乡有马家堡王家皮影班,酒房乡有卞坡皮影班,丈八乡有李文锦皮影班,招贤乡有田喜岚皮影班,桑树原有刘铁沟皮影班。现在继续演出的有卞坡、汤家和招贤乡的东家咀三个皮影班。 皮影是由光源、影人、亮子(即屏幕)三部分组成,人员少,道具简单,场地要求不严,露天室内均可演出,适宜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村。一般从先年农历九月至来年二月冬闲时,为“平安会”助兴。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