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流行于陕、鄂边境广大山区,又称“土二黄”、“陕二黄”等。它在清末就十分兴盛,云镇的赵清平曾誉满西北数省,成为陕西近代鲜有的二黄名角。他以生末见长,善演三国戏,人称“活 孔明”。民国时期,县城“五福班”相继崛起。由于行当齐全,阵容雄厚,班社名声传到千里之外的武汉。影响较大的艺人有包受亭、刘捷三、张鸣顺、雷鸣震等。民国25年(1936)云镇富户宋子洲继“五福班”之后创办了“安乐社”。主要“台柱”大部都是西安“庆义社”的青年演员。有刘子胜、高子海、冯子才、何子明等。前后十多年,巡回于川、陕、鄂边境,是本县维持时间最长的班社。34年(1945)春,太白庙阮绍堂的“二棚子”经过发展,取代“安乐社”,成立“三胜班”,长年活动在镇、柞两县的西部地区。1950年后,县内无专业班社,但业余活动一直未断。其中云镇、县城、回龙、两河等地演出队多次奉调汇演,成为镇安剧团的前身。 二黄剧目。在镇安县称三百,各朝代皆有,但真正能够搬上舞台的不过二百多本。按艺人们的说法,剧目共有三本半,即封神、列国为一本;秦、汉、三国为一本;唐、宋、元、明、清为一本;无朝代的外传戏为半本。题材比较广泛,但以反映公案和宫廷生活的历史剧为主。内容上多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按朝代顺序,略举剧目如下: 镇安县二黄剧目选录表 表17—1
┏━━━━━━━━┳━━━━━━━━━━━━━━━━━━━━━┓
┃ 朝 代 ┃ 剧 名 ┃
┣━━━━━━━━╋━━━━━━━━━━━━━━━━━━━━━┫
┃ 商 代 ┃ 大回朝 碧游宫 文王访贤 ┃
┣━━━━━━━━╋━━━━━━━━━━━━━━━━━━━━━┫
┃ 西 周 ┃ 莲台山 青石岭 征北海 ┃
┣━━━━━━━━╋━━━━━━━━━━━━━━━━━━━━━┫
┃ 东周列国 ┃ 烧棉山 八义图 青河桥 文昭关 ┃
┣━━━━━━━━╋━━━━━━━━━━━━━━━━━━━━━┫
┃ 秦 代 ┃ 打城隍 ┃
┣━━━━━━━━╋━━━━━━━━━━━━━━━━━━━━━┫
┃ 西 汉 ┃ 下淮阳 盗宗卷 龙凤旗 破洛阳 ┃
┗━━━━━━━━┻━━━━━━━━━━━━━━━━━━━━━┛
续表
┏━━━━━━┳━━━━━━━━━━━━━━━━━━━━━━━━━━━━━┓
┃ 朝代 ┃ 剧 名 ┃
┣━━━━━━╋━━━━━━━━━━━━━━━━━━━━━━━━━━━━━┫
┃ 东汉 ┃ 上天台 探五阳等 ┃
┣━━━━━━╋━━━━━━━━━━━━━━━━━━━━━━━━━━━━━┫
┃ 三国 ┃ 捉放曹 下宛城 古城会 长板坡 甘露寺等 ┃
┣━━━━━━╋━━━━━━━━━━━━━━━━━━━━━━━━━━━━━┫
┃ 晋朝 ┃ 九莲灯 ┃
┣━━━━━━╋━━━━━━━━━━━━━━━━━━━━━━━━━━━━━┫
┃ 南北朝 ┃ 斩李广 ┃
┣━━━━━━╋━━━━━━━━━━━━━━━━━━━━━━━━━━━━━┫
┃ 隋朝 ┃ 临潼山 南阳关 琼花会 ┃
┣━━━━━━╋━━━━━━━━━━━━━━━━━━━━━━━━━━━━━┫
┃ 唐朝 ┃ 十道本 芦花河 纪家山 打金枝 二度梅 ┃
┣━━━━━━╋━━━━━━━━━━━━━━━━━━━━━━━━━━━━━┫
┃ 五代 ┃ 武家坡 打瓜园 闹金阶 打龙袍 ┃
┣━━━━━━╋━━━━━━━━━━━━━━━━━━━━━━━━━━━━━┫
┃ 北宋 ┃ 斩黄袍 下河东 老辕门 昊天塔 ┃
┣━━━━━━╋━━━━━━━━━━━━━━━━━━━━━━━━━━━━━┫
┃ 南宋 ┃ 牛头山 九龙山 劈华山 五福堂 ┃
┣━━━━━━╋━━━━━━━━━━━━━━━━━━━━━━━━━━━━━┫
┃ 元朝 ┃ 九江口 串龙珠 ┃
┣━━━━━━╋━━━━━━━━━━━━━━━━━━━━━━━━━━━━━┫
┃ 明朝 ┃ 黄天荡 法门寺 一捧雪 四进士 二进宫 ┃
┣━━━━━━╋━━━━━━━━━━━━━━━━━━━━━━━━━━━━━┫
┃ 清朝 ┃ 三搜府 月明楼 九龙珠 蜡庙 ┃
┣━━━━━━╋━━━━━━━━━━━━━━━━━━━━━━━━━━━━━┫
┃ 其它 ┃ 香山还愿 小姑贤 送银灯 打侄上坟 ┃
┗━━━━━━┻━━━━━━━━━━━━━━━━━━━━━━━━━━━━━┛
二黄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西皮”起于眼,落于板。大体表现抒情、爽朗、豪迈、紧张、愉快的情调,有导板、回龙、慢板、原板、二六、三六、滚板等。“二黄”起于板,落于眼。一般表现沉痛、忧郁、哀怨、惋惜等情绪,有导板、回龙、慢板、原板、拨子、滚板等。此外,还有反二黄、四平调、板儿腔、吹腔等,同京剧的唱法比较相近。 在表演方面,同武汉地区基本相近。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等十大行当。每一个行当又都有不同的戏路,以袍服和冠带而论,又分靠把、王帽、相帽、纱帽、纶巾、儒巾、方巾、雉尾、青衣、花衫等。对嗓音的运用,也各有区别。一末、九老用“苍音”,二净、十杂用“虎音”,三生、六外、七小用“正音”,四旦、八贴用“假音”,五丑用“尖音”。在道白上,一末、二净、三生、四旦大多采用韵白(中州白)。五丑、六外、七小、八贴用陕白。除此而外,还流传一种按剧中人物籍贯道方言的艺术形式。《打龙袍》的郑恩要说山西话;《献地图》的张松要说四川话;《渔舟配》的周渔婆要说湖广话;《法门寺》的刘瑾要说北京话。这在其他剧种是少见的。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