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凤县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凤县戏曲
  2010-8-30 15:28:34   来源:本站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一 本县剧种
    据《重修城隍庙碑记》载,本县早在明代已有戏曲演唱活动。演何戏种、戏目无考。清以后,演出以秦腔(俗称大戏)为主,曲子戏、眉户次之。抗日战争期间,双石铺、凤州常演京剧、豫剧。民国时期,乡间还盛行灯影戏、木偶戏(俗称木脑壳),皆以秦腔为唱腔,多为关中戏班前来演出。本县地方戏有以下两种:
    1.盘灯 名称出自南星等地。双石铺、凤州、河口称地台子社火。因演出时先要亮灯,并要有十多盏排灯照明故名。分文、武两种。文戏有乐器伴奏,唱腔多为民歌小调或小曲,主要剧目有《异乐瓶》、《李三娘研磨》、《拐豆腐》、《南桥担水》等;武戏以哑剧形式表演,主要剧目有《黑虎搬三肖》、《三战吕布》、《老爷保皇嫂》等。
    2.曲子戏 由宝鸡、凤翔流入的西府曲子融进本县民歌曲调而形成,流行全县各地。清末民间戏曲班社多以演唱曲子戏为主,有些秦腔班社亦由曲子戏班发展而成。演出多为坐唱,街头院落,房间屋内随处可唱。乐器有三弦、板胡、笛子、碰铃、四页瓦等。演出剧目有《小放牛》、《二姐娃问病》、《两亲家打架》、《张连卖布》、《古城会》等。
    二 戏曲班社
    清光绪17年(1898)凤州人惠大组织惠家班。以后有容家班、凤鸣班、杨家班、熊家班、凤鸣社、马家班、文家班、凤县游艺剧团、双石铺青年剧社等班社出现(容家、马家班为皮影戏班,熊家、杨家班为木偶戏班),以凤鸣社最为有名。凤鸣社初称凤鸣会,以耍社火为主,民国7年(1918),凤州人王锡安、曹占斌发起,各商号支持,从甘肃徽县买回8个衣箱,自宝鸡、凤翔请来一批秦腔演员遂开始演秦腔,演出后引起兴趣,凤鸣会遂改称凤鸣班。演出有《黄河阵》、《龙凤配》等十多个剧目。民国11年(1922),凤鸣班改称凤鸣社,正式成为专业戏班,由王锡林、王锡安兄弟领班,除在凤县演出外,还常客演于留坝、徽县、两当等县。
    三 专业剧团
    建国后,本县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农村纷纷成立业余剧团。1958年,主管文化的副县长文谟尧主持,在黄牛铺、凤州、双石铺业余剧团选拔演员33名,成立半工半艺中心业余剧团,白天做工,晚上排戏。一年后正式成立凤县人民剧团。后由宝鸡市、宝鸡县、大荔县、华县、省戏曲学校调来一批演员,壮大了队伍。除在本县演出外,还曾到华阴、华县及河南灵宝县演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解散,演职人员被安排到商业、经委、粮食部门工作。价值数万元的戏装一火焚毁。1970年6月,调回原剧团演员20名,又在学校、农村招收28名演职人员,组成凤县文工团。主要演出“革命样板戏”,兼演眉户和小歌舞等。1973年更名为凤县剧团,除演出“样板戏”外,还演出《艳阳天》、《枫树湾》、《柯山红日》、《风华正茂》等现代剧目。其间,曾三次参加宝鸡市戏曲会演或调演,演出本县作者创作的剧目。1978年,历史剧恢复上演,县剧团便以演传统剧为主。80年代以来,县财政多次拨款为剧团添置服装、道具,修建房屋。由于县境电影、电视迅速普及,戏曲观众日渐减少,剧团除年节和物资交流会期间在县城和乡镇演戏外,其余时间,多在关中、甘肃农村流动演出,每年演出200场左右,收入5万余元。
    四 业余演出
    民国32年(1943),凤州组成凤县游艺剧团,利用原凤鸣社衣箱,业余排演秦腔本戏、折子戏50多个,逢年节和重大庆祝活动在县城演出。34年(1945),双石铺30余名戏曲爱好者,成立青年剧社,内设秦腔、京剧两个组。先后演出秦腔《玉虎坠》、《蝴蝶杯》、《龙凤配》,京剧《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时期,人民政府组织一批民间艺人和文艺爱好者,在城乡表演文艺节目,进行宣传。一些人口集中的村庄,也建立文艺组织,先后演出过《小放牛》、《兄妹开荒》、《王大妈要和平》、《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
    1954年后,随着农业合作化兴起,双石铺、凤州、黄牛铺、三岔、河口、平木等乡镇相继成立业余剧团,每逢春节和物资交流会演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戏被禁演,农村、厂矿、学校纷纷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革命样板戏”和歌颂领袖的文艺节目。全民大唱“语录歌”、跳“忠字舞”。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州公社凤州大队、平木公社白蟒寺大队首先恢复农村业余剧团,购买新衣箱,老艺人登台演出传统剧目和新编节目。三岔群众利用保存下来的衣箱,也恢复演出秦腔传统戏目。
    1983年5月,河口农民刘成李,私人投资2.2万元在红光乡王家岔沟口兴办戏曲学校,招收学员30多名,聘请教练,习演秦腔。1984年9月,双石铺物资交流会期间,曾演出秦腔折子戏《三对面》等,后在河口演出《风雨洞房》、《乾坤袋》、《四进士》、《法门寺》、《打金枝》等20多个剧目。次年7月,戏校因经费困难而解散。

编辑:秦人
凤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凤县凤凰湖景区 宝鸡凤县嘉陵江源头景区 宝鸡凤县紫柏山景区 凤县灵官峡景区
凤县旅游景点:嘉陵江生态休闲区 凤县旅游景点:紫柏森林氧吧 凤县八路军七烈士墓
凤县解放军二烈士墓 凤县心红铺清代墓葬群 凤县辛思齐墓
凤县西汉樊化墓 凤县战国屈肢葬 凤县龙口墓葬群
凤州文庙 凤县二道沟石塔 凤县觉灵宝塔
凤县双石铺乡十里店村边山石塔 凤县唐藏乡杨家庄景禅寺舍利石塔 凤县黄牛铺五里庙舍利石塔
凤县美食 更多
凤县美食:凤县菜豆腐
凤县美食:洋芋煎饼
凤县美食:凤县浆水 凤县美食:凤县腊肉
凤县美食:凤县窝窝 凤县美食:凤县浆水
凤县美食:干脚棒 凤县美食:洋芋煎饼
凤县美食:凤县菜豆 凤县美食:凤县浆粑
凤县特产 更多
凤县地方特产:凤县中药材
凤县地方特产:凤县马勺脸谱
凤县地方特产:凤县 凤县党参(凤党)
凤县地方特产:凤县 凤县特产:凤县名优
凤县特产:党生小人 凤县麝香
凤县牛黄 凤县熊胆
凤县秦贝母 凤县安河米
推荐信息  
·镇安花鼓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洛川蹩鼓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凤翔草编艺术(麦秆画、麦草画)
·阎良关山牛拉蹩鼓
·镇安版画
·合阳跳戏 跳调 调调戏 锣鼓杂戏
·华县皮影
·安塞剪纸 安塞窗花
最新更新  
·凤县瓢画
·凤县民歌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