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民间旧称“肘胡”、“泥头戏”,长期流传于我县城乡各地,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旧时经常有外地班社来县演出。我县民间最早建立的业余木偶班社有长灵、巨家、新兴堡等村。因用粘性红泥土制作木偶头,加以彩饰点缀而成,民间时称“泥头戏”。较有名的挑杆艺人有李信石等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停演。 1978年,由原洪家乡公主村郑兴牛等人首先组建业余皮影、木偶戏班,多在甘肃一带演出。1981年县文化馆投资10000元购置木偶衣箱、音乐道具一套,组织23名农民业余演员,由一名干部带领,先后在全县14个乡(镇)及甘肃、泾川、宁县等270多个村队,历时2年进行演出,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1984年省台曾以《庄户人家的好剧团》予以报道。其后县工会又组织演出历半年之久。北关村曹万民自办业余木偶社,在县内外各地演出3年多时间,其病故后解体。 2005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活跃老少文化生活,开展关工教育活动,在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宏刚同志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关工委文艺宣传队和创作组,购置新木偶,增添新衣帽,添置新乐器,制作小舞台,吸收有文艺专长的“五老”和老艺人张文俊、尚福民、赵惠元、尚青霞、尚元民、韩群娥、尚宝雪、李如渊、黄景科、申芝兰等人,创作剧目30多个,联合文化馆文艺宣传队,大小舞台演出50多场,为青少年和“五老”演出,观众4万多人次,为动员“五老”参加关爱活动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激励作用。 关工委重振木偶表演之事,被本县昭仁镇罗峪村籍人西安美术学院学生师春明知晓,据此编剧执导电视剧一部,名曰《戏》,该剧获西安美院学生毕业作品一等奖,西安电影电视协会最佳编剧奖,并参展日内瓦国际电影节,影响较大。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