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秧歌流行于赤水郭村、南会、蒋家,以及东阳、高塘一带,约在一百多年前由渭南传入。由于渭南、华县秧歌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故一般惯称“渭华秧歌”,也称“华州秧歌”。 秧歌最初是一种地摊子式的就地演唱,演唱比较简单,只有锣鼓、镲间奏,没有弦乐。最初,秧歌只唱一些民歌小调,如“五点红”、“十字歌”、“十对花”等,后来逐步发展为用秧歌表现一些比较简单的生活小故事,成为秧歌戏。剧中角色以小旦、小丑、小生为主,须生、青衣也有,化装很简单,有啥穿啥,扮象为是。表演动作除简单“8字”步、套脚“8字”步、贴身花子外,多是演员根据角色、剧情即兴发挥,所以演出方便。华县秧歌戏在表演上的一个特点是把秧歌的摆扭动作揉合在戏曲程式之中,显得明快、活泼。秧歌戏最初并无十分完整的剧本,而是艺人们的即兴创作。以后,经过不断完善,才形成了秧歌戏的格局,即从单调门的身分曲,演进为三五人的小折子戏。内容有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的《办年货》、《小喜接妹》、《石榴娃烧火》、《夫妻观灯》,反映爱情生活的《卖杂货》、《打补丁》、《卖花线》、《绣荷包》等,还有少量神话戏和近乎杂耍的小戏等,共50多个小戏,也有一些移植剧目。 秧歌曲调委婉悠扬,欢快流畅,最擅长表现喜剧性内容。纪录整理的秧歌曲调有40多首。华县秧歌还吸收了迷胡、花鼓音乐的某些旋律。 秧歌戏一直没有班社或专业团体,均系自乐班性质,尚健在的艺人有赤水镇郭村梁化龙、樊怀玉、范志英,蒋家村的蒋忠明、蒋恒顺、蒋德茂等。 作为一种民间小戏,秧歌戏在解放前得不到重视,任其自生自灭。解放后,县文化部门热情支持这一剧种,才使其重放光彩。1957年,华县的秧歌戏参加了全省性的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了好评。1980年赤水文化站、县文化馆对秧歌戏挖掘整理并进行了排演,从剧本、音乐、化妆、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艺术革新,如在音乐伴奏上,由过去单纯的打击乐器,加上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扬琴等,使秧歌戏音乐比原来更为丰富,旋律更为优美。此后,华县秧歌多次参加了省地文艺调演,以其多彩风趣的内容、浓郁的乡土气息及强烈的艺术魅力,获得了奖励和赞扬。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