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社火,是指民间节日游艺活动的高跷、芯子、血故事(又称血故子)、马故事、蹦鼓、旱船、龙灯、走马、焰火等的统称。 社火由来已久,遍及各乡镇。尤其在解放前,于春节、元宵节及庙会求神祈雨等祭祀活动中,村社皆闹社火。社火队以马队或车队开道、仪仗队前导,夹以喧嚣的锣鼓、鞭炮、三眼枪(木杆铁头,铁头钻有三眼,可装火药,引燃响声如雷)声,浩浩荡荡,走村串社,围观追看者人山人海。 高跷(又叫柳木腿):以数尺结实而轻便的木杆做拐子,上端尺许有脚踏板。演员脚踏木拐,以布条扎膝下,演员多系男女青年,亦有少数老者,扮演传统剧目角色。高跷表演时一字纵排,边走边舞,技艺高超者能“双足停立”、“单腿连套”等,丑角表演者前后穿梭戏闹,增添欢乐气氛。高跷队尾多为扮演坐单杆轿或骑毛驴的“毛老爷”,其手执蒲扇与观众戏耍,滑稽动作常令观众捧腹大笑,高跷队有锣鼓、鞭炮、三眼枪助场。高跷在各乡镇普遍流行,尤以华州乡露泽院、赤水镇庵门前、东赵乡君朝、少华乡西寨表演出色。八十年代,金堆城钼业公司的高跷队将我国东北风格的高跷引入县内,高跷拐子略低,表演精巧,扑、追、围、堵、走天桥、越障碍,如履平地。“扑蝶”表演既跳又跑,追扑兼有,新颖奇特。 芯子:铁芯(直径寸以下不等)分支岔立,高约数丈,表演者多为少年或儿童,扮演传统戏剧人物形象,伫立铁芯顶端,一幅芯杆及表演者称为一台。芯子有背芯子和抬芯子之分。背芯子,芯杆由一壮汉背负;抬芯子,芯杆由若干彪汉抬起行走。芯子表演在行进中作动作,具有静中有动的惊险特色。一台芯子就是一出传统戏的活剧照,而一出芯子少则八、九台,多则十几台。辛庄乡小涨的芯子较为有名,传统剧“三娘教子”中王春娥的扮演者,身坐两丈多高的铁芯顶端布机之上,脚踏手扳,织布不已,所成布绢,从空中布机上飘然落下,观者无不喝采。高塘镇铁里村、杜家村的芯子也很有名气。解放后芯子鲜见。 血故事、马故事:是将传统戏中的流血故事进行独特的惊险表演,前者于“花车”上,后者在马背上。有罗通盘肠大战、杨七郎带箭、包公铡陈世美、上刀山等戏,全都鲜血淋漓。东赵乡北沙村、赤水镇漾田寨历来表演此戏法名震县西乡村。下庙乡甘村马故事,扮演“关公斩蔡阳”,关公、蔡阳各骑一马,二马步调一致,关公一口偃月刀,寒光闪闪,蔡阳赤身,刀入脖颈。每出血故事、马故事多表演十多个故事。 蹦鼓:为早年祈雨祭神的舞蹈。随同其它社火节目一起,在庄严隆重的祀社祭神礼仪中,于街道、广场及社庙神灵前进行表演。因以蹦跳击扁鼓而获名蹦鼓。蹦鼓主要流行在下庙乡康甘一带,它的舞姿、动律及舞饰道具保留着我国早期舞蹈的痕迹,其历史十分古老。蹦鼓表演时,由24名身扎背花、项挎扁鼓的青年及4位执大小铜锣者组成队形。背花是蹦鼓独具特色的舞饰,它以5根长竹蔑为架,将5色大纸花及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犹如孔雀开屏,鲜艳夺目,表演时挎鼓者分两列对立,构成方阵或圆阵,执铜锣者居中,敲锣引奏起舞。鼓者双手紧握粗而短的圆柱型鼓棰,从头顶同时用力下击,似有千钧之力。而背花则随着演员的动作姿态的变化,一齐前后不停地摆闪。表演中,演员蹦跳敲打,缓急有致,和谐统一。24面鼓和4面铜锣的配合击奏,起伏迭宕,声响震耳。同时又贯穿演员节奏强烈的“嗨喔”声,气氛狂热而又威严,观者为之振奋。蹦鼓在解放后随祈雨习俗的消灭而濒临灭绝。1986年,县文化馆干部张振宇在下庙乡文化站的配合下,于康甘村挖掘整理。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