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蹦鼓为早年祈雨祭神的舞蹈。随同其它社火节目一起,在庄严隆重的祀社祭神礼仪中,于街道、广场及社庙神灵前进行表演。因以蹦跳击扁鼓而获名蹦鼓。蹦鼓主要流行在下庙乡康甘一带,它的舞姿、动律及舞饰道具保留着我国早期舞蹈的痕迹,其历史十分古老。蹦鼓表演时,由24名身扎背花、项挎扁鼓的青年及4位执大小铜锣者组成队形。背花是蹦鼓独具特色的舞饰,它以5根长竹蔑为架,将5色大纸花及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犹如孔雀开屏,鲜艳夺目,表演时挎鼓者分两列对立,构成方阵或圆阵,执铜锣者居中,敲锣引奏起舞。鼓者双手紧握粗而短的圆柱型鼓棰,从头顶同时用力下击,似有千钧之力。而背花则随着演员的动作姿态的变化,一齐前后不停地摆闪。表演中,演员蹦跳敲打,缓急有致,和谐统一。24面鼓和4面铜锣的配合击奏,起伏迭宕,声响震耳。同时又贯穿演员节奏强烈的“嗨喔”声,气氛狂热而又威严,观者为之振奋。蹦鼓在解放后随祈雨习俗的消灭而濒临灭绝。1986年,县文化馆干部张振宇在下庙乡文化站的配合下,于康甘村挖掘整理。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