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中民歌艺术活动。一般在新春佳节的夜晚举行。紫阳民歌社火也叫玩灯,它是舞狮子、彩莲船、龙舞、踩高跷、地蹦子等各种杂耍艺术形式总称。分为出灯、玩灯、卧灯和化灯几个阶段。出灯仪式其实是全部节目的预演;玩灯时,按照一定的节目顺序依次表演,唱词多以吉祥语编成的顺口溜;每个玩上玩到最后一家时,便卧灯,第二天晚又从这家开始接着表演;化灯是玩灯活动结束时,把用作表演的灯具集中火化,宣告本年社火活动结束。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跑报表演者反穿皮袄,头戴毡帽或红缨顶子,扮成丑角,身背插有鸡毛信的包裹,骑在马上或竹竿上,前后锣鼓壮行,旋风般地绕城一周,以预告翌日将出社火。 彩莲船 (汉王城一带称为彩龙船)俗称玩船。彩船用竹扎,彩纸彩布装饰,挂有灯火,形同真船却更为富丽堂皇。玩时动作似跑船,特点是稳、颤、飘。玩船时配唱花鼓子。花鼓词的内容既有即兴恭贺祝福之类,也有逗情骂笑之语。解放后,则多是有关生产和歌颂社会主义、共产党的内容。 舞狮 分火狮字和金狮子两种。火狮子是夜间演出,极喜欢花筒焰火伴舞。玩到高潮处,只见焰火包围,锣鼓紧凑。金狮子只在白天表演,主要是表演驯狮动作,引狮上桌为高潮,桌子最高可达13层,狮子在桌上抢宝、拆字。火狮子向为人们喜爱,至今盛行。金狮子表演者需要一身好功夫。 龙舞 以“火龙”为主。龙身通常12节,闰年增至13节。耍龙者身穿短裤,脚着草鞋,头包红布,称为一头红,耍者随锣鼓狂舞,观龙者大量出花(即施放焰火)相戏。白天玩的布龙只表演动作,严禁烧花。 板凳龙 民间艺人饶楚才、种金贡、邓开禄、伍正海、伍正岳等人于民国二十五年( 1936)根据汉剧《宝娃打草鞋》中“舞凳”的表演和民间传说的板凳拳加工改编而成。其道具是在一条矮长板凳的两头分用草把扎上龙头龙尾,舞时3人一组,两人在前各执一凳脚,一人在后。三组为一队,三条龙穿插跑场,不时做换位倒手、摔圈和举凳翻身钻圈等动作,并按构图变换队形,因技巧性强,至今已不常见。 马社火 表演者有各式古装,扮成不同人物骑于披红挂彩的马上,随社火队出游表演。现已绝迹。 金钱棍 民国三十三年(1944),驻紫养伤的国民党川军首演此舞,后渐风行,道具是一根长约1米、两头各穿4~6个铜钱的竹棍、舞时以棍在肩、 臀、掌、腿等处敲击,或缠腰磕地,或翻腕对打,并变换队形,有时还杂以民歌伴唱 。 大船 1953年,本县艺人仿彩船样扎一只比彩船大,类似小拖轮的小船,篷内可容12人表演。表演时,每人身挎套索以分担大船重量,并各持锣鼓、凤凰琴、三弦、笛子、碰铃、碟子等乐器,踏着舞步,演奏花鼓、民歌、八岔等民间乐曲。船头船尾各有一扮旦角者乘船,另无伴奏,但舞蹈性不够强。 破桃 已故艺人龚安亭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创编。竹编直径1米的桃形骨架,糊纸并涂上桃色,下衬一绿色叶片。桃子放在倒置的方凳上。凳腿两边各横穿一竹竿,由2人合抬,桃心盘腿坐一身着古装的合掌童子。桃的四周燃烛,社火队到县衙处,另一扮武士者执刀作劈桃状,童子酃在内打开机关跳出,连呼“给大老爷贺喜!”现已绝迹。 张公背张婆一表演者扮张婆,其腰间扎一假人扮张公。表演一对老夫妇进城观灯状。 芯子 背芯子——把小孩用较长之木板固定在成人背上持道具表演各式人物。近年表演已改把小孩架在肩头。桌芯子——将一米见方的桌子倒置,下由4人抬起,将特制的高芯子置于桌腿上。可容纳叠置成3层表演者,桌芯亦有一组芯子。近年已无此表演。 高跷 高跷腿最高者可逾2米,除装扮表演古人外,还表演有扑蝶、劈叉、越障等高难度动作。 小车舞 国民党川军某部伤兵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紫阳首演,后成为本县社火传统节目。 跑黑驴子 又称“赶驴”、“玩驴”。北洋军阀第七师吴新田部驻紫阳时首演,后成为紫阳社火形式之一。 玩猪 毛坝乡田梁村艺人覃运渔1965年创演。人物有一老丑唤猪人,一骑猪的姑娘,另一手手拿竹条、男扮女装的摇旦在后吆猪。摇旦着大襟便服,系花围裙。道具“猪”用竹编成后糊纸画彩,中间留一方洞供扮姑娘者立身,表演时锣鼓伴奏,唤猪人在前有说有唱,并不时唤猪;姑娘则操“猪”作各种动作以示不愿前走,摇旦则手持竹条轻打猪身。唱词内容多是即兴而作。 竹马 是用竹编纸糊之马作道具,扎在表演者腰间,作骑马状,以古装戏为基本造型,模拟传说中马的动作的一种舞蹈。 蚌壳、鹭鸶 又称鹬蚌舞,一女扮蚌,一男扮白鹭,一男扮渔翁,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蚌和鹭的道具皆用竹编、纸饰,且能活动,栩栩如生。 玩鱼 本县已故艺人张起应于40年代创编。其形式类似竹马,主要模拟打鱼和鱼在波中醉游的情态。初,一翁一鱼,后发展到一翁七鱼,伴奏时能用锣钹表现流水的意境。 叉鳖 县城社火节目夜间表演。表演时一人扮手提鱼叉、身背笆篓的渔翁,一人身背道具扮鳖。用拟人的手法刻画鳖的情态和生活习性,以及渔翁叉鳖的生浩。 玩牛 毛坝乡田梁三村艺人覃运渔、覃运让2人于1962年创编。道具是用竹、雨衣、斗篷、木棍等扎制的牛。表演时,2人伛腰立于“牛腹”之中,一人擎牛头,一人一手扶前者腰,一手操牛尾。另一人扮饲养员,表演情节是摹拟牛抵角、糙角、卧地打滚、吃草、蹦跳、蹭痒、撒欢等情态,饲养员则表演喂料、梳毛等动作。整个表演过程皆由锣鼓伴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