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社火表演中,蹦鼓更具有独特的表演技艺。蹦鼓,当地人叫别鼓,是早年祈雨祭神的舞蹈,随同其他社火节目一起,在庄严隆重的祀社祭神礼仪中,于街道、广场及社庙神灵前进行表演,因为蹦蹦跳跳,敲打扁鼓,所以取名蹦鼓。它主要流行在下庙乡康甘一带,舞姿、动律和舞饰道具保留着我国早期舞蹈的痕迹,历史十分古老。
蹦鼓的表演方法是由24名身扎背花、肩挎扁鼓的青年和4位执大小铜锣的人组成队形进行表演的。背花是蹦鼓独具特色的舞饰,它以5根长竹篾为架,将五色大纸花和纸旗、圆镜、红绸扎在鼓手背后,好像孔雀开屏,鲜艳夺目。表演时,鼓手分两排对立,构成方阵或圆阵,执铜锣的人在中间敲锣引奏起舞。鼓手双手紧握粗而短的圆柱型鼓槌,从头顶同时用力下击,似有千钧之力。背花随着鼓手动作姿态的变化,一齐前后不停地摆闪。表演中,鼓手跳舞击鼓,动作快慢有序,音韵和谐统一。24个扁鼓和4面铜锣配合击奏,起伏延续,声响震耳。同时,还贯穿着演员节奏强烈的“嗨喔”声,气氛狂热而威严,使观看者激情振奋,惊叹不已。
蹦鼓在解放后已随祈雨习俗的消亡而濒临灭绝。1986年,县文化馆在下庙乡文化站的配合下,到康甘村挖掘整理,才使这一古老艺术再显风采。1987年8月28日至30日,由著名艺术教授杨先让、马珍、叶蕾蕾、靳之林等8人组成的“中央美术学院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团”来华县考察时,曾赞扬说:“华县人杰地灵,名不虚传,皮影、蹦鼓、面花是三个拔尖艺术,特别是蹦鼓,在全国独一无二,称得上是国宝。”今后,这一国宝,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发扬光大。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