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走出来的13位农民,昨晚登上了上海音乐厅的舞台,在“世界音乐周”最后一场演出中,弹奏着自制的六角月琴和钟铃,吼出了已流传2000多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这一实在是很小的戏曲曲种,浓缩了黄河文明的原生态,也让观众备感震撼——一般职业演员身上浑然不见如此蓬勃的生命力。
月琴罕见六角形 梆子钟铃坐地敲
华阴老腔
演出开始前,只见十几个条凳放置在舞台上。呼啦啦一群身着对襟短打的农民,扛着各种乐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台。其中两人直接坐在地上,左边的手持胡琴,右边的则负责“打击乐”——自制的梆子和钟铃。中间一人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他怀抱着的月琴有着独一无二的六角形。据悉,只有老腔使用六角形的月琴。
最令人惊喜的是演出开始后,从后排有位60多岁的精干老人张四季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提着条凳就走到台前来,忽而让条凳四脚着地,忽而两腿着地——变换着姿势用枣木块敲打条凳的不同位置,发出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他抡圆了胳膊,力道十足。据该团导演党安华说,敲木头的大爷平常还在家种20亩的地。按老腔传统,是敲击黄河岸边的船桨,但是为了适应现在的舞台需要,改枣木块与条凳为“乐器”,是为整个团体助威。此外,还有六七把胡琴伴奏。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