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是道教宣传教理教义为道教服务的一种民间演唱曲艺。最初宣扬道家的修身养性,改恶从善为宗旨,也是道家所说的“点化”。
周至县楼观台是老子(李耳)说经的地方。楼观台也是“道情”这种曲艺形式的产生,发源地。
道情是以“清、贤、高、载”四字为教义。清,是清净无为。贤,是贤寿重德。高,是高风亮节。载,是宣扬教义的意思。最早的道情见云游道人拿上尖板鱼鼓演唱。后来传于民间,其形成一个人唱,众人合的形式。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演唱有故事情节的剧目,一直发展至今。因道情的主要弦律、乐句产生于道教经韵,所以听“道情”演唱和道士念经相似。
道情形式以座唱为主,其特色打击乐器有鱼鼓、尖板、三岔板(即云香板)和撞铃等。
周至道情的特点是:细致、婉转、悦耳、动听、热闹、红火,其中“波”(集体接音)是其它剧中少有的,使演唱更加生动活泼。
演唱内容以“八仙故事”为主,表现忠、孝、节、义,也有其它内容。演唱剧目有:《鞭打芦花》、《百花山》、《卖道袍》等。它的音乐构成方面,有五种汉(按间伴唱):高音波、平音器、短波,花音波,尾波,梅花彩调波等五种。它的板式有:苦音塌板、连板、代板、慢板、大板、平尾声塌板等。曲牌有一枝花,乌夜啼,牧羊关、雁儿舞,十三调,五更词、耍孩儿,梅花调等。
周至道情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关中地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活态的周至道情只有唯一可抢救的“楼观镇军寨村道情会”,但是民间艺人均已年老体衰,人亡艺绝的现状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