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陕西省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乡一带。“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正是壶口斗鼓的写照。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 四千多年前,黄河洪水泛滥。我国最古老的经书《尚书》中讲到大禹治水,《诗经》中也有大禹治水。在那场空前浩劫中,大禹怀抱济世拯物之心,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坚韧不拔地治理黄河,以至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他的妻子涂山氏是宜川县阁楼乡依锦人,故而当地人尊称大禹为姑父,至今依锦村还有为大禹修建的姑父庙,而一直守望大禹的涂山氏则化作大山躺在壶口瀑布的岸边。 《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传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黄河里有一条蛟龙兴风作浪,大禹奋力擒拿它,人们在黄河岸边摆起了鼓阵,成千面锣鼓争抢着涌向瀑布,他们用气势冲天的鼓声来压住黄河的怒吼声,以此来震住黄河的蛟龙,为禹王爷击鼓助威,所以形成了斗鼓。当大禹将蛟龙压在壶口的十里龙槽中之后,人们擂鼓庆祝胜利。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从此以后,斗鼓就成为壶口民间庆祝成功喜悦的一种形式,流传至今。 每到农闲季节,各乡都有自己的庙会,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抬出锣鼓,欢聚一场。在未见其形时,数十里外早闻斗鼓之声,如雷贯耳,山鸣谷应。及至近前,则如闻虎啸狮吼,地动天摇。鼓手头扎英雄结,胸挎尺六鼓、手持硬木椎;镲手身披战士袍,脚踏皂布鞋,手执青铜镲。双方列队相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演奏时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如同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分开时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一忽而狂风卷残云,一忽而猛雨打枯叶;聚合时如神龙,凝聚天地威力,一忽而霹雳摧腐朽,一忽而巨浪击顽石,造成一种刀光剑影的战场意境。那场面让千军辟易、万马萧萧,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