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夜深了,十里八乡来看戏的村民,不得不借着月色,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几十里山路回家,赶在天亮前上床迷糊个把时辰,就要下地干活了。 听戏思古的好景不长。1964年,古典戏禁演。在文化革命期间,凤凰镇汉剧团就配合政治运动,偶尔演《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样板戏和《夫妻识字》、《小二黑结婚》等现代眉户剧,以及后来兼唱的商洛花鼓。由于古典戏禁演,剧团演员基本处于游离状态,时散时聚,剧团也名存实亡。 据从县农业局退休后回到凤凰镇老家的汪正刚老人回忆,1983年凤凰镇汉剧团重新成立,同年开班培训学员。当时由凤镇区公所牵头筹建了二簧培训班,由他负责招收培训了几期“汉调二簧”学员,请的是山阳的李大壮、寇汉斌,镇安的尹定贵等“汉调二簧”老师。前后2年多时间,共培训了50余名学员,新成立的剧团,主要在凤镇区11个“公社”巡回演出。有路的地方还好,戏箱可以用架子车拉,到了不通路的地方演员只有换着背,所到之处都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古镇是“汉调二簧”的沃土 凤凰古镇人爱看戏,尤其爱听汉剧,也喜欢唱“汉调二簧”,这与古镇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在唐代这里开始有集市,社川河、皂河、水滴沟河三水交汇于此,被人们称之为北方的“小上海”。据史料载,清顺治初,豫、鄂、川等地客商看中此处水运交通发达的优势,来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国初年,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镇上,形成了32个大的商号。凤凰镇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北方的山货土特产经马帮和人驮转至此,再经水路沿汉水至汉口;而江南的丝绸、大米又经水路在此下码头,而后从旱路翻越秦岭直抵长安。由于清朝时期古镇商业的繁荣,直到晚清都是方圆百里叫得响的集镇。它的建筑风格完全是明清的典范,小桥流水人家,到处都是明清的痕迹。汉剧也在清光绪年间由湖北汉口一带传入凤凰古镇。汉剧唱腔的清丽、委婉、抒情恰好与古镇人的生活习性相吻合,也渐渐在此定居下来。能够证明“汉调二簧”在秦岭深山的凤凰古镇扎根的就是这里的民居。弯曲的石板街和两边遍布的明清老房以及这里各种手工作坊,至今是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临街房屋是山里特有核桃木和漆木板,用土漆油染,明净光亮。门墩为石雕花卉,“四水归堂”的天井院里不时传来婉转歌唱声。 演折子戏对于古镇人来说是过一过戏瘾,台上的演员啊啊喔喔地唱着,台下的观众就跟着哼,没学过的,听也听会了。就有爱唱的古镇女子唱上瘾了,唱出名堂来了,在台上演的是老生,丝毫没有婉丽的唱腔,一招一式都透着伟丈夫的派头,走下台来,卸了妆,却依旧是水样的古镇女子。当了一回演员的女子在街上,就有小伙子羡慕道,“你看人家到底是演员,走起路来都好看”。当然,唱过戏的古镇女子少不了背后有很多追求者,为显示自己能够配上人家,小伙子们学戏的热情就格外高涨。凤凰汉剧团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最多时剧团有专兼职演员百余号人,唱戏听戏说戏的人也越来越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