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间社火
渭南市的社火是历代劳动人民驱傩、猎祭、祈雨、迎春等活动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从形式到内容仍能表现出其衍化的历史进程,成为民族文化的再现。其形式融民间舞蹈、音乐、美术、说唱、杂技、戏曲、武术等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征,白天演出的叫昼社火,晚上演出的叫夜社火。昼社火由社火头、社火身、社火尾三个部分组成。社火头由三眼炮、对牌、龙凤旗仗、神轿烛香、祭品、鼓吹乐等。社火身由龙头、龙项、龙身、龙尾组成(龙头由擎令牌手、灯笼旗旌;龙项是几十人组成的锣鼓队;龙身是以挠杆为中心的彩队;龙尾是踩跷、芯子及各类民间舞蹈)。社火尾由车故事、老鼓车、独杆桥等组成。夜社火主要是各种舞蹈和杂耍,包括跑竹马、跑旱船、狮子、龙灯、唱秧歌等。民间社火艺术大体分为表演社火和造型社火两大类。造型社火是一类固定在桩架上的造型艺术,具有代表性的是“芯子”和“故事”。表演社火是指社火队列中由演员表演的节目,如三眼炮,旗仗、锣鼓、高跷、挠杆、秧歌以及各种民间舞蹈等。其中较为壮观的要数韩城酬神社火。一入正月台票,酬神社火便开始了。白天,人们敲锣打鼓,耍绕杆子、跑旱船、踩高跷、抬蕊子;晚上,南北社赛秧歌。韩城秧歌以唱为主,说、演、舞兼而有之。每折秧歌,都由开场、正曲、退场三部分组成。“正曲”是秧歌的核心部分,以包包头为主,丑角为辅,用套曲联唱,表演简单剧情,故也称韩城秧歌为秧歌曲。社火中最有特点的便是耍神楼。神楼是一种木制的小神庙,形如轿子,前有楼门,左右开窗,油漆彩绘,精巧异常。内有木雕神像。各村社信奉的神不一,有大禹、法王寅、牡丹姑娘、黑虎灵官等。神楼两侧有杉木横杆作抬楼之用。耍神楼有文耍和武耍两种。文耍出称“送神楼”,神楼内端坐文官神像,抬神楼者在平缓的“走锣鼓”步中沿街轻轻而过。武耍也称“闯神楼”,神楼内坐着横眉竖眼的武官神像,武耍在紧锣密鼓声中和震耳的炮声中忽进忽退,忽快忽慢,令观众叹为观止,拍手叫绝。而蒲城“社火”赛会更是妙趣横生。比赛开始,双方对垒,互比高低。各自不但出题典雅,戏文多彩,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以出奇制胜夺标。其命题,迷面、联语、剧目,内容新颖而清奇,戏文典雅而育人。联语妙珠,迷底诙谐,耐人寻味,观者赞不绝口,并达到鼓舞人心的社会效果。大荔县石槽村、马坊渡一带,春节期间举办酬神社火。届时,人们用已被宰杀的猪头、羊头、血肠、血肚装扮成各种故事来祭祖祀神、祈求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随着时代的发展,渭南民间社火不断补充新的形式和内容,为城乡人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增添了无穷乐趣。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