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水江古镇(江镇)后的庙山一刘姓人家院内,有一口大铁钟,钟高1.2米,下口周长3.3米,壁厚2厘米,估计重量在300公斤左右。由于长年累月风吹雨淋,表面已是锈迹斑斑,通体褚黄,但古钟上的图案及文字清晰可辨。
该钟为双龙蒲牢造型,溜肩直腹,钟体上下直径差异不大,基本为等粗的圆筒形,花口喇叭状,钟口为弧度很小的波弧形,六条凸弦纹(铸模线条)将钟身分为钟顶、钟肩、钟身、钟裙四个部分,呈现出典型的北方造钟特征。钟最上部的铁纽是两只对称的瑞兽-蒲牢的形象,它是传说中的龙的第四子,其形状像龙但个头比龙小,平生好鸣好吼。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鲸鱼,当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把蒲牢铸为洪钟提梁的兽钮,而把敲钟的木杵制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下撞击蒲牢,伴随着鲸鱼的撞击,将洪亮的钟声传遍四方。
在两只瑞兽的顶部中央,有一圆形孔,为钟纽的浇铸口;两侧两个较大的圆形孔,是悬挂大钟时插入提梁的地方;钟顶下部三个圆孔则是钟体浇铸时的铁液注口。
钟顶边缘向下为钟肩,被细弦纹分割为四个部分。依次铸着相互叠压的象形浪花图案、波浪形图案、莲花图案和缠枝牡丹型图案。钟肩有圆孔六个,直径8厘米左右。
钟腹分上下两层,各布八等份方格,每相邻两方格间饰凸棱形竖隔梁。每个大方格分割为两个相接的小方格,每个小方格内一个字,每个字周围都有一个双线圆圈包围和一个曲角正方形包围。16个小方格内环绕一周铸有“国泰民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风停浪静”16个大字,楷书铭文,字径20厘米。钟腹下部分八个方格内,自右而左楷书小字浇铸着捐资铸钟人姓名、捐资数额和工匠姓名,落款“道光二十二年腊月二日閤帮众姓人等铸立”,满布十六个小方格。再下面为钟裙,其上部分为回形图案,下部分为垂幛纹,钟月和钟唇则全部嵌入泥土中,无法看清。
按使用范围,江镇新庙的这口大铁钟属于寺庙钟,是悬挂于佛寺、道观中的大钟,因其最初用于佛教寺院,故学名为“梵钟”。梵钟是佛教礼仪中的重要法器,“有寺必有钟,无钟即无寺”,钟成为寺院必备的法器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许多寺院道观,高大的钟楼,增添了寺院的威严。而在每日晨暮、僧众集会或宗教仪式中,铁钟发出圆润洪亮,深沉清远的声音,既是寺庙威武庄严的象征、报时作息的信号,更被注入了“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的佛教含义。聆听钟音,有断烦恼、长智慧、增福寿、脱轮回、成正觉的特殊功效,正所谓:“洪钟长声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
该钟系一次性浇铸而成,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虽图案略显单调粗燥、瑞兽形象呆滞、文字散乱稚嫩,但历经风雨剥蚀,仍然质地精良,文字图案清晰,造型敦厚占朴,雄浑庄重中显示出高超绝伦的铸造技术,是研究清代冶铁铸造技术的实物资料。据老人回忆说,江镇原有新老两个江神庙(又称王爷庙),两个庙里都有钟楼,而且都挂有大钟。老庙的大铁钟还要大一些,有八寸厚,大炼钢铁时被用船运到县城,后不知去向。新庙的这只古钟原挂在新庙钟楼中央巨架上,主要用于早晚报时和节日庙会时,敲撞祈福并传递信息。每当以巨木击撞时,钟声粗犷沉鸣,声闻数里。61年钟被从钟楼放下来,武斗时由当地百姓抬上庙山,原准备在庙山上修建挂钟的支架,把这只古钟再挂上去,但因太重,就放在一居民的院内。
区区江镇,为何会有两个规模都很大的江神庙呢?
略阳白水江江镇,地处陕甘交界白水江与小河(又名洛河)交汇处,是嘉陵江航运南下的第一个码头,北上水运的终点站。又是古时嘉陵道、白水路、青泥道南下川蜀、北上关中、西出甘陇的陆路交通通衢和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车船辐辏,人流熙攘。古镇的南北两头原建有两座江神庙,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船工歇脚、娱乐场所。而镇子北边的江神庙建于清朝末年,规模较老庙更大,戏楼、厢房、过厅、钟楼、鼓楼和上殿的建筑,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晨暮之时,新庙钟楼上的大铁钟按时敲响报时,万籁俱寂中的悠悠钟声,回荡在古镇上空,令人心旷神怡、倾心向往,也带来了江镇商业兴旺,百姓康宁的一片太平繁华景象。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宝成铁路的修建和公路网络的形成,这里失去了昔日交通枢纽的作用,逐渐变得冷落沉寂了。而这口见证过古镇荣辱兴衰的大铁钟,孤独地立于庙山之上,默默注视着山下的古镇,遥望着对面的人头山,依稀在向人们诉说着古镇往日的繁荣与辉煌。
江镇北面的人头山
(作者:石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