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7年8月,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展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当代文化的发展繁荣。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工作重点是,查清资源,公布名录,抢救保护,创新利用。保护范围,一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间绘画、雕塑、陶瓷、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彩灯等。二是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游艺等。三是民间文学。包括神话、寓言、谚语、歌谣、故事等。四是其他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2008年7月,市政府公布了咸阳市第一批3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3月,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揭晓,27个潜藏在民间的项目将得到重点保护和传承。目前,咸阳市申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15项,民间舞蹈类有“东寨十八罗汉”、“泾河竹马” 、“西关老龙”、“蛟龙转鼓”、“牛拉鼓”等;民间音乐类有“旬邑唢呐”、“监军战鼓”、“秦汉战鼓”、“泾河号子”等;民间文学类有“秦琼敬德门神传说”、“柳毅传书”、“农业始祖后稷传说”等;民俗类有“长武道场”;传统戏曲类有“弦板腔”和“皮影戏”等。其中“皮影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余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恶化;优秀的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难以妥善保护;一些独特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在逐步消亡或变异。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十二五”时期咸阳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发展目标 大遗址保护工程。以打造秦汉唐文化核心景区为重点,启动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争取到“十二五”末期,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秦文化的核心景区;做好西汉帝陵(阳陵、茂陵除外)和唐代帝陵(昭陵、乾陵除外)单体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汉、唐帝陵的考古调查工作;加大帝陵环境风貌保护力度,条件成熟时逐步恢复以渭陵二十八宿封土为代表的西汉帝陵的历史环境风貌;依托汉长安城遗址和西汉帝陵打造五陵原汉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依托茂陵建设大汉文化博览园,依托乾陵或昭陵建设大唐文化博览园,依托郑国渠首遗址建设中国水利博物馆,依托周陵建设周文化主题公园。通过提升文化内涵,让我市的秦汉唐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丝路申遗工程。做好乾陵、彬县大佛寺石窟四个遗产点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工作,组织实施申遗点的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风貌整治等基础性建设项目,做好国家文物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考察工作,确保申遗工作顺利进行。 古建维修工程。完成咸阳文庙、泾阳安吴民居、迎祥宫、泾阳文庙、武功望仙宫、教稼台、旬邑唐家民居第三院、三原城隍庙、长武昭仁寺天齐殿、彬县城隍庙等一批古建筑的加固维修工作;完成三原城隍庙护坡加固工程、北杜铁塔塔基加固工程;做好崇文塔、泰塔、开元寺塔、武陵寺塔、报本寺塔等一批古塔的监测、抢救性维修等保护工作。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