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咸阳原上的汉长陵、阳陵、茂陵等西汉帝陵陵园从葬坑发现了大量造型较为独特的陶俑,这些陶俑通体施以近似真人肤色的彩绘,一般为真人的三分之一高;其独特之处在于,均呈无臂裸体状,男女性别特征鲜明。其实,这些陶俑在两千多年前埋入地下时都安装有木质双臂,身穿丝织或麻纺长襦,有的还在襦衫外披有由木片或皮革制成的甲衣;陶俑的木臂和衣甲因年代久远均已朽没无存,因此出土时呈现在今人面前为裸体缺臂的尴尬状态,被俗称为“裸体俑”,考古工作者为其定名为“着衣式木臂彩绘陶俑”。经考证,这类陶俑不同于其它塑衣式陶俑,可能是专为皇室和贵族随葬的级别较高的陪葬品。
陶俑是古代一定时期内专门用在墓葬中陪葬死者的陶质人形和动物形,出现于我国青铜时代的晚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当野蛮和血腥的用活人活畜殉葬的旧俗已越来越不被新的时代所接纳时,陶俑作为人殉的替代物便应运而生了。它作为古代社会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相对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陶俑虽是殉葬用的冥器,但由于古人“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作怪,使其蕴藏了深刻而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是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对外交往、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精神信仰和审美礼仪观念的多角度生动反映。秦俑的威武大气,汉俑的恬静秀丽,唐俑的华美多姿,在不经意间,让我们跨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从中品味其意境悠远的秦风、汉韵和大唐气象,领略那个意气风发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和精神风貌。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