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潼关城遗址 位于今潼关县城北的港口镇,北临黄河,南接秦岭,东连禁谷,古为“桃林之寨”。秦汉为“函谷关”,东汉末易名潼关。自古为晋、豫、陕和西北交通的咽喉,是历来兵家争战之地。 元代以前的潼关城已毁,今关城为明洪武五年(1372)所建,高16米,城北临黄河,南连麒麟、印台、凤凰、蝎子四座小山,北低南高,地势险要,周长12公里,内外包砖,白灰浆粘接,有城门六座,东、西两面各一,南、北两面各二。一为水门,供水师用。 潼关城1961年被拆毁,今仅存残断城垣。 十二连城遗址 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今潼关县城东约3公里的禁沟西岸,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蒿岔峪口。是唐及明清时为了潼关的安全守卫,沿禁沟西岸修筑的防御设施。 烽火台以夯土筑成,方梯形,现存夯土台十二个,残存柱础石、砖、瓦等遗物。夯土台底边长10.5、高7.6米,夯层9—14厘米。《潼关卫志·兵略》:“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石、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拴门塞窦,以防乌淮之入,而忘闭其牖也。”明末李自成部曾多次在十二边城与明将激战。 散关遗址 位于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附近的散谷水(清姜河)谷道里,设关年代始于汉代,唐、宋、元、明历代均于此设防。关址因年代不同,也多不固定。汉代关址据《后汉书·顺阳怀侯嘉传》“岭引北入散关下”,李贤注“散关故城在陈仓南十里,有散谷水因取名焉”一语推测约在今宝鸡市益门镇附近,散谷水的下游。南北朝时,在益门镇至观音堂之间,散谷水中游。唐代“散关在岐州陈仓县东南(系西南之误)五十二里,”即观音堂西二里处。并设在岭山之间的散谷旁,拒秦岭咽喉,所守在散谷水的上游。宋代沿用唐散关。金人入侵,宋将据胄,与金人西以散关划界,临时将其附属于梁泉县(凤县)。金人在距宋人散关十二华里处设二里散关,位于今宝鸡西南二十公里处。二里散关沿用至元、明时代,清嘉庆年间,立“古大散关”碑。现秦岭梁上仍有唐宋散关遗迹,两座山台上有经过开凿的越岭古道口。可见砖、瓦残片和难辨龙蛇的断碑以及一口古老泉井。1985年11月宝鸡市考古队在宝鸡市西南26.5公里处,发现宋元时期大散关城址。城址南北长0.5公里,东西各有一条小溪,关城夹在两溪之间,东西两面是对峙的高山峻岭。今残存一条用石块垒起的南城墙,长约30、宽约3、残高1米。城内还有几座石砌房基。 雁门关遗址 位于延川县禹居乡蒿岔峪村西3公里,始建于唐代,名合岭关,宋、元时更名合峪关,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新修缮,易名雁门关至今。 关隘现存砖砌门洞宽2.15、高2.96、进深11米。关隘南500米为夯筑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苌400、东西宽250米。城墙残高1—2米。基宽6米,夯层厚6—12厘米,北墙壁有门。关隘南北各有烽火台一座。遗址内现存明隆庆,清乾隆等年石碑十余通,其中一明代碑石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部落万余犯关。 五门堰遗址 位于城固县许家庙东南1里,是元代修建的水利工程。 元惠宗至元年间(1335—1340)城固县令蒲唐,为截引胥水灌溉田地以石砌筑成渠,渠底开凿的五个可以启闭的涵洞(东二西三)以调节水量,洞口高宽各五尺有余,故名“五门堰”。明代再加扩建,使其南流十里,过石峡,即分若干支渠,有洞三十六处,总灌溉面积约5万亩。此堰至今一直延用。 石城子古城遗址 位于陕北定边县樊学乡城子梁村南阳坡上,建于宋代,1987年6月陕西省文物普查队发现。 古城址东临深壑,北依山峁,北高南低,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城垣残高1—8.5米、底宽10米、顶宽1—4禾,夯层厚8—17厘米,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各长3、4、6、2.5公里。石涝河绕城西南而过。山顶修建有圆锥形烽火台,残高3—5、底径10—15米。城北50米处山峁上,挖掘有纵横交错、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壕堑防御工事。壕堑深2—6、宽10米。工事中部有南北向高墙,居高临下,攻守皆宜。 出土遗物有素面泥质灰陶片,素面布面瓦片、耀窑印花瓷片、直领单耳鼓腹带流黑瓷罐等。 安西王府遗址 位于西安市东北约3公里处,1957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 城始建于元至元年间,平面呈长方形,城墙较完整,东西两墙各长603、南墙542、北墙534、周长2282米。四墙宽度不一,北城基宽9、西城基宽8.2、东城基和南城基各宽10米。墙为版筑夯土,夯层坚硬平整。城的四角外突,外突部分平面近半圆形,直径在30米左右,其上可能建有角楼。 城东、西、南三面有门,门基宽14米。东西两门各宽5米。南门是宫城正门,宽12米。城中央有达王殿夯土台基,南北长185、东西宽90、高出地面2—3米,基础深入地表近2米。殿基以土和瓦砾相间夯筑,夯层厚0.08—0.1米。瓦砾层厚0.02—0.03米。在达王殿东西两侧有零星夯土基址,可能是庑殿建筑。 在遗址内发现有5块铸有阿拉伯数字的幻方,长、宽各14.2、厚1.5厘米,纵、横、斜总数相等,均为111。此外,还发现有大量的黄釉琉璃瓦、黄釉龙纹圆瓦当、三角形龙纹和花叶纹的滴水瓦等建筑材料。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