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到196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水考古队在咸阳市窑店乡牛羊村附近发现了秦咸阳宫殿遗址。1973年到1982年,对位于宫墙之内的1号遗址西半部和2号、3号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总面积15168平方米。 1号宫殿遗址为一处高台建筑,其外观形如土冢,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台基夯筑,台下南、西、北三面建有回廊,现存基址南为50.35米,西为28.1米,北为37.2米,其中部有六步五级踏步两处,用长方空心砖铺成。廊的外沿用方砖镶边的卵石散水铺砌。高出地面0.96米处,有屋舍7间,南5北2。北2室宽16.2米,进深5.05米。南部东第一室宽6.8米,内有取暖用的炭炉,上部盖有木板的大排水地漏,似为浴室。东第二室内墙北部绘白地黑色的菱形装饰图案和其它壁墙。在台基地平上4.9米处,是这一遗址的主殿,平面近方形,东西长13.4米,南北宽12米,面积约160.8平方米。地面涂朱红色,中间有一直径60厘米的“都柱”。东有一门,南北各有两门。在1号宫殿遗址的台基上下,分别有7个窖穴,用以储藏。另有4处排水池与下水管道相接。 1号宫殿遗址发掘现场
3号宫殿遗址在1号宫殿遗址西南角上,其间有夯土互相接连。也是一处高台建筑。遗址中间高,西边低,呈鱼脊形。其东西长约117米,南北宽约60余米,总面积约7020平方米。发掘时清理出过廊、回廊两道、屋宇两室。过廊留存高0.2至1.08米的残墙,东西两壁饰壁画,壁画总长32.4米,有建筑、车马、人物、游猎、鸟兽、植物、鬼怪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色彩有红、黑、紫红、石黄、石青、石绿等。车马图每组为四马一车,马有枣红色、黄色和黑色,其系驾方式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车马相似。秦咸阳3号宫殿遗址中出土的壁画,是迄今仅见的秦代绘画原作,也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宫廷壁画。在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重大的价值。 2号宫殿遗址在1号宫殿遗址西北93米处。东西长127米,南北宽32.8—45.5米不等,房屋依台基分为二层。室内发现封闭式排水池和蓄水窖,出土较完整的龙纹、动物纹、四叶纹空心砖多件。此外,还出土瓦当、带钩、半两钱和大量壁画残片等遗物。 1号宫殿遗址之东3.5公里处的柏家嘴,是兰池宫遗址。《史记·秦始皇本纪》云:“始皇为微行咸阳……逢盗兰池。”这里有多处夯土层,出土有“兰池宫当”和云纹瓦当、龙凤纹、素面空心砖,以及方砖、板瓦、筒瓦等遗物。 在今窑店镇北,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述秦国“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的“咸阳北坂”一带,也有一些重要发现,如毛王沟附近宫殿基址出土楚国瓦当,怡魏村出土齐国瓦当,柏家嘴出土燕国瓦当,这都为确定六国宫室的具体位置,进一步进行考古研究提供了极为有用的线索。 秦咸阳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发现6处,分别冶铜、铸铁、制砖瓦、制陶、制骨器,这些作坊,除一处设在兰池宫附近,其余散布于宫殿遗址的西部。 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先后在长陵车站附近发现了三处窖藏,其中北沙坑中出土熔烧变形的铜器和铁器1000余斤,其中有完整秦始皇诏版一件。南沙坑出土铜器280多件,有生活用具、钱币、兵器和车马器,坑中的三件铜诏版残。西南沙坑出土的320余件铜器大多残损,其中铜人头像一尊,制作颇工,另有秦二世诏版一件。 阿房宫遗址 位于今西安西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附近。据《三辅黄图》云:“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动工再次修建阿房宫。公元前209年二世胡亥嗣位,骊山陵复土完毕,集中劳动力继续修建。项羽入关以后,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据考古调查资料,秦阿房宫的范围,南自西安市丰镐路和平村,北至陇海铁路北的新军寨,南北长约5公里;东起湟河岸,西达纪阴村宽约3公里。 阿房宫的主体建筑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现存前殿遗址,西起古城村,东至巨家庄,留下了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台基今东西长约1300,南北宽约500、台高约7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高台包括前殿的基座,殿四周的回廊、台阶及其他活动场地。 前殿东北200米处,有一“北司”建筑遗址。发现了排列有序的大型石柱础,绳纹瓦片上有“北司”、“左富”、“右宫”、“宫甲”等小篆文字。 在今阿房宫村北高窑村,发现秦代麻点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还发现了著名的“高奴禾石铜权”。 前殿正北约1公里的小苏村,发现铜建筑构件六件。一件可能是铜柱础,一件是门砧,一件是户枢,其余三件都是作加固木质梁柱用的,与雍城遗址出土的铜构件相似。 前殿北约3公里的后围寨村北有一高66米的高台建筑遗址。出土有用花纹空心砖砌筑的踏步、排列有序的柱础石、五角陶质水道,也应为一宫殿基址。 望夷宫遗址 位于泾阳县五福村和二杨庄之间。北临泾水,南与秦咸阳一号殿遗址相距8公里,1983年发现。是秦在咸阳北塬上最北的一座宫殿。秦二世被赵高所逼,自杀于望夷宫。殿址因泾水南移而破坏,现存夯土基址东西长98、南北宽34、厚3.20米。地面散布大量的板瓦、筒瓦、铺地砖、空心砖和云纹瓦当等遗物。
梁山宫遗址 位于今乾县县城西郊的鳖盖至漠谷河东岩一带。《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说明始皇帝曾幸此宫,西汉中、后期沿用。1992年11月发现。遗址规模宏大,面积约60万平方米,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板瓦、筒瓦和空心砖等大量建筑材料。最重要的是发现有数块“梁宫”瓦当。 郑国渠遗址 位于泾阳县西端泾水出山处。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兴建于秦王嬴政元年至十年(前246至前236),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故名“郑国渠”。西汉时期在郑国渠的基础上修建了六辅渠和白渠,在关中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灌溉网。后历代重修。民国时又在此基础上修建泾惠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