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郑家坡遗址 位于武功县武功镇以东0.5公里的漆水河东岸,南到北庙,北到桥东,东西500、南北3000米左右,1980年发玑,1981年宝鸡市考古队正式发掘。揭露面积2000平方米。 发掘区分南北两个小区,中间有一条呈东西走向的壕沟,早期遗存主要分布在北区,时代约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至二里岗下层,中期约在太王迁岐前后;晚期约在文王作丰时。中、晚期遗存在两小区内均有分布。发现先周时期的房基17座,灰坑15个,窖穴3个,陶窑2个,另有陶器、石器等遗物。 早期房基为半地穴式,门向北,门道斜坡状,下端有台阶。门通道将房屋分作两室。陶窑为竖穴式,由窑室、窑箅、火膛组成。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以红褐陶为主,灰陶较少。磨光黑皮陶较少。陶器以手制为主,兼用模制,盛行粘接法。表面除素面和磨光以外,纹饰以粗疏散乱的绳纹为主,还有印纹、弦纹、附加堆纹和刻划符号。器形有鬲、盆、罐、瓮、尊、甑、箅等。另外还有骨笄、石铲、卜骨等遗物。 中期房基有长圆形、圆形半地穴式。房屋分两室,中有通道。前室大,后室小。窖穴有袋状,坑底经过加工。陶器仍以红褐陶为主,灰陶较早期增加。纹饰以绳纹为主,印纹种类增多,常见的还有方格纹、乳钉纹、重菱纹、叶脉纹、“S”形纹等。附加堆纹继续使用,亦发现有刻划符号。器形有鬲、钵、深腹盆、簋、盂、盘等。还有石刀、锛、凿、纺轮、陶拍、骨镞、笄、铜镞和卜骨、陶人头像等遗物。 晚期房屋为浅地穴圆形。其中一处灶坑位于室的西北正中,有火膛、火眼、进火口和出烟口。室内有柱洞。室内活动面狭小,似为炊事专用的厨房。生产工具有陶纺轮、骨镞、石锛等。 郑家坡遗址的早、中、晚三期是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文献记载周人早期活动在漆水下游一带,郑家坡遗址就处在这个范围之中,为探索先周文化提供重要的线索。 岸底遗址 位于武功县西北部漆水河东岸的台地上,与扶风隔漆水河相望,总面积约21000平方米。属先周文化。199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发掘了400平方米。 发掘清理的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陶窑及墓葬。 遗物包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两大类。早期生活用具有陶器,分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均以红褐色为主,也有少量的灰褐陶、灰陶和桔红陶。绳纹以粗疏散乱的麦粒状绳纹为主,印纹中全为方格纹;划纹为网格状,附加堆纹极为盛行,另还有弦纹、旋纹。器形有鬲、盆、尊、罐、簋、豆、瓮等。生产工具有石斧、骨锥、纺轮等。中期生活用具中,陶器仍以红褐陶为主,灰褐陶、灰陶占相当大的比例。麦粒状绳纹有所减少,粗绳纹数量增加。新出现了方格乳钉纹、叶脉纹、窝旋纹。器形新出现了直口罐、分裆瓿。骨器有骨针两枚,通体打磨光滑,残长7厘米以上。生产工具包括石铲、刀、镰、凿、坠;骨锥、矛和陶拍、纺轮等。另外还出土了卜骨,为牛肩胛骨作成,有钻、灼,无凿。钻孔背面有兆纹。晚期:生活用具中,陶器以灰陶为主,红褐、灰褐陶极少。绳纹以粗绳纹为主,印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较少见,出现重菱乳钉纹。器形新出现了夹砂罐、三足瓮。生产工具有石矛、骨铲、锥、陶拍、纺轮等。另外,还有骨饰、蚌泡等遗物。 岸底遗址早期相当于殷墟一期,上限可能还要早些。中期相当于殷墟二、三期。对先周文化的分期有积极意义。下限可至西周初期。遗址出土了较多的不同种类的陶器,夹砂粗陶缸、夹砂罐、直口罐、三足瓮等在其它遗址中较为少见,进一步丰富了先周文化的内涵,为先周文化陶器序列的建立提供了重要资料。 壹家堡遗址 位于扶风县城西南3.5公里处的渭河左岸。属殷周时期文化遗存。1981年由扶风县文化馆发现。1985—1986年,北京大学考古系进行了发掘,发掘的总面积为146.75平方米。 壹家堡遗址中,发现有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的房基、灰坑和其它遗物,尤以殷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陶色以红褐色和灰褐色为主,灰色次之,黑皮陶相对较少。绳纹以麦粒状和条索状为主,并有少量细线状绳纹。器类以折裆鬲最具特色,还有弧裆鬲、假腹豆、折肩罐、溜肩盆、直腹簋等。属商文化遗存,在商王盘庚和武丁之间。 第二期:陶器的陶质仍以夹砂为主,纹饰以麦粒状和条索状绳纹为主,并有少量细绳纹。器类以弧裆鬲、折肩罐、溜肩盆为主,尖裆鬲、假腹豆比较少见。此期遗存被认为是周文化的前身或称先周文化。相当于殷墟遗址第二期,年代上限不早于商王武丁,下限不晚于商王祖甲。即“郑家坡类型遗存”。 第三期:陶器夹砂陶略多于泥质陶。胎质厚重。陶色以灰褐色为主,红褐色次之,纯灰色又次之,黑皮陶相对增多。纹饰主要为绳纹,并有一定数量的方格纹。器类以尖裆鬲最具特色,并有数量较大的折肩罐、绳纹豆,少量的弧裆鬲、溜肩盆等。此期遗存被认为是戎狄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即“刘家类型遗存”。年代属于殷墟遗址第三期左右,即商王廪辛至文丁时期。 第四期:陶质以夹砂为主,泥质次之。陶色以红褐色为主,灰褐色次之,纯灰色更少,并有较多的黑皮陶。绳纹以排列规整的条索状绳纹占绝大多数。麦粒状较少,无细纹状绳纹。方格纹除斜方格纹和格地乳钉纹外,新出现了重菱纹、菱地乳钉纹等。器类以弧裆鬲占绉大多数,尖裆鬲很少,折裆鬲已完全不见。此外还有圆肩罐、折肩罐、折肩盆、三足瓮等器物。此期是典型周文化的遗存。年代下限不晚于商王帝辛,为殷墟第四期早段。 壹家堡遗址的重要地层关系对解决关中地区殷商时期诸考古遗存彼此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对了解扶风一带商文化同“郑家坡类型遗存”和“刘家类型遗存”的更替及各自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地层证据。 蔡家河遗址 位于麟游县蔡家河村,属先周文化碾子坡类型遗存,面积约2000平方米,1991—199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发掘。发掘灰坑、窖穴和墓葬30余座,获得一批先周时期的文化遗物,时代可分早晚两期,早期为先周时期,晚期相当于商周之际。陶器分夹砂和泥质两大陶系,泥质类多于夹砂类。陶色为灰色居多,红褐色次之。纹饰以绳纹为主。器类以鬲、盆、缸、瓮、豆较为常见。灰坑多为锅底状和直筒状。墓葬多为长方形穴墓,墓口稍小于墓底,葬式为仰身直肢,随葬品仅有高领袋足鬲一件。 碾子坡遗址 位于长武县碾子坡,地处古州之地。早期年代稍早于周太王古公父时期,晚期约略属于周人迁岐前夕或稍晚的先周时期,1980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发掘。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