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村遗址 位于耀县北村东边的原地上,东西长约500、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分布有仰韶、龙山、商、东周等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以商代遗存最为丰富。1980年发现,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和陕西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清理了商代灰坑、窑址、墓葬等遗迹。商代文化层堆积,可分为三期,第一期相当于二里岗下层;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岗上层或稍晚;第三期相当于殷墟二期或偏早,即盘庚至祖甲时期。 第一期遗迹较少,主要是灰坑和窑址,未见墓葬。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未见卜骨。陶器陶质以泥质灰陶为大宗,夹砂灰陶和夹沙褐陶稍次,黑、红陶极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还有旋纹、附加堆纹、方格纹、云雷纹、素面等。陶胎较薄,常见器类有鬲、盆、花边罐、小口瓮等,豆、簋较少。石器有石铲、石刀;骨器有匕等。 第二期遗存丰富,有灰坑、墓葬等。灰坑多为圆形,或呈不规则形。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填土为灰土,墓底中部有长方形腰坑,其中埋狗一只。墓主仰身直肢,头向朝北,随葬陶鬲两件,置于头端。 陶器陶质仍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细绳纹减少,绳纹变粗,新出现了戳印圆圈纹,模印兽面纹,仿铜器纹和刻划符号。陶胎变厚,器形较一期增加红陶缸、釉陶尊、三足鼎、大口尊等。石器中增加了石镰、石刀、石斧等,骨器中有骨铲、骨锥、骨镞、骨钉等,此外还有牙器和铜镞。 第三期的灰坑、墓葬形制与第二期相同,陶质也与二期相同,纹饰仍以绳纹为主,比较有特征的是似麦粒状的乱绳纹。器类变化不大。 北村发现的商文化遗迹和遗物,与典型的商文化相比,总体面貌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仍有不少自身的特征,因而将其命名为“北村类型”。 老牛坡遗址 位于西安东郊灞桥区老牛坡,时代约为商代武丁前后,1972年发现;1985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进行发掘,共清理灰坑21个,墓葬38座,车马坑和马坑各一座,此外还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以及红烧土块、木炭、陶范残块等。灰坑内涵较丰富,出土有陶、石、骨、蚌、角器等。墓葬分单人墓、小型殉人墓、中型殉人墓三种类型,一般都有腰坑和二层台。个别墓出现了头坑和脚坑,较大的墓在墓底四角还有角坑,腰坑和角坑一般殉葬有狗和奴隶。较大的墓有棺有椁,椁带有用板隔成的边箱。随葬器物的组合,铜器主要是觚、爵、鼎,另外有戈、钺、斧、锛、镞等;陶器主要是鬲、罐。殉人现象非常普遍,有殉人的墓达19座,占清理墓总数的一半。殉人一至十数人不等,总计殉人90余人。车马坑内埋一辆车两匹马,车为双轮独辕、车舆形制外为长方形栏栅式箱框,内由两个簸箕形座椅相对构成,马坑内埋一马、一犬、一人。墓葬分布密集,井然有序,属一处宗族墓地。 这里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发现,是陕西商代考古中的重大发现,反映了这处遗址在当时有着比较高的等级地位,发掘者认为可能与商代的崇国或西土三亳之一有关。 怀珍坊遗址 位于蓝田县怀珍坊村,属商代二里岗上层时期,总面积5万平方米。1973年发现一批商代铜器,计有鼎、戈、钺、刀、斧、锯等。1978年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共282平方米,主要遗迹有:灰坑7个,其中圆形袋状4个,长方形2个,不规则1个。坑内有铜渣、木炭块、红烧土块、卜骨、兽骨、陶片等。墓葬5座、形制较小,均为长方形竖穴,无葬具,随葬品极少,多是放置几块陶片,人骨除个别外多数不全,有截断和刀砍痕迹,葬式有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两种,死者身份较低。 遗物有铜器、石器、骨器、陶器及卜骨等。铜器有铜戈、铜镞、铜刀、铜钻、铜锥、铜饼、铜环等。石器有石铲、石刀、石镰、石凿、石钻帽、石镞等。骨蚌器有骨镞、骨锥、骨笄、骨饰、蚌镞、蚌饰等。陶器陶质以夹砂灰陶为主,其次是泥质灰陶和泥质黑陶,制法多为轮制,模制和手制较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圆圈纹、同心圆纹、涡纹、方块纹、麻点纹、饕餮纹、夔龙纹较少,火候除炊器外,一般都不高。器形有鬲、鼎、盆、罐、瓮、碗、豆、簋、大口尊等。卜骨有17片,多为牛、羊肩胛骨,有钻有灼有凿,多为单钻。另外,还发现大量铜渣和炼铜炉壁,说明这里曾是一处冶铜作坊。 李家崖遗址 位于清涧县李家崖村西的无定河西岸,198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古城址进行了发掘,根据出土遗物判断,该城址的时代上限约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二期,下限当不晚于西周中期。 古城因地势而建,起伏不平,南、西、北三面环水,东面筑有城墙,南北为深达百米的悬崖。东城墙残长127.9,西城墙残长25.7米,在西城墙的北端有一段东西走向的城墙,残长34.5米,东城墙所在处为通向城外的唯一出口。城墙均为土石结构。整个古城平面呈不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495、南北宽122—213米,城内面积67000平方米。 在城址中发现了窖穴、房址和瓮棺葬等遗迹。其中一窖穴口和底均呈方形,腹作圆形的袋状,与常见的有所不同。房址呈梯形,坐北朝南,残存有夯打坚硬的土围墙,墙壁和居住面经过火烤,并以豆绿色石粉敷面。门道内侧有防止雨水进入室内的小土包。瓮棺葬有长方形墓穴,以残陶瓮上部为葬具,两端堵以小石板,死者大都是小孩。 城址中出土的陶器有鬲、簋、豆、三足瓮、罐、盆、碗等。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还有部分夹砂灰陶。除素面外,以绳纹为主,此外还有云雷纹、方格纹、乳钉纹、指甲纹、圆圈纹、划纹、弦纹、三角形纹、菱形纹以及带状、锯齿状、鸡冠状的附加堆纹。石、骨器均为斧、刀、凿、锥之类的工具。另外还发现卜骨,卜骨有圆形的钻和椭圆形的凿。出土的一件阴刻石人像,形似骷髅人体,可能与祭祀有关,为一件距今3000年左右的艺术珍品。 李家崖城址可能与商周时期的鬼方、土方等少数民族活动有关。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