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先秦陈仓石鼓及石鼓文 据载,唐初石鼓出于陈仓之野,唐代大诗人杜甫称之为“陈仓石鼓”。 其上篆刻文字古朴深邃,又因年代久远,文字剥蚀,辨认困难。唐代大学者韩愈谓其“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嗟余好苦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北宋诗人苏轼亦说“细观初以指画肚,俗读嗟如钳在口”,“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唐人勉强辨识,故谓为周宣王之刻石。对此宋人初疑,近代学者确认为秦刻石。 石鼓上的篆刻文字,为四言古体诗,每鼓刻一首,章法与《诗经》同。诗的内容是记载秦国国君的一次游猎祭祀活动的全过程,对秦史研究、古文字、古地名、动植物品种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故被视为国宝。 石鼓自唐代发现以来,曾被移置多处。唐至德二年(757)被迁凤翔城南,元和十三年(818),郑余庆(凤翔府尹)搬置凤翔城内孔庙中。五代之乱,石鼓散失。北宋司马池知凤翔府,又索求到九面置于府学。北宋皇佑四年(1025),向传师从民间找回一面亡鼓,然上部已被削去,用作农家米臼,每行仅存四字,断续不成文。北宋大观年间,又迁往京师开封,皇帝诏用金涂抹,以防摹拓。宋室南渡后,金人又迁置燕京(今北京),剔去涂金。元、明、清均置于国子监。抗战期间,为防不测,徒置四川,其被运经宝鸡时,因出土地点关系,曾在火车站停放两天,供地方人士瞻观。抗战结束又复还北京,至今仍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唐《九成宫醴泉铭碑》 现存麟游县九成宫镇,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丞相魏徵撰文,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世称“三绝碑”。其文主要描写九成宫所在地的自然胜景与宏伟豪华的宫廷建筑,叙述发现醴泉及改仁寿宫名的经过。在颂扬唐太宗文治武功兼及版图疆域、治国方略和民族和睦的盛景的同时,又对太宗提出尖税而深刻的警戒。其碑文论理深邃,见解精辟,观点鲜明,直言不讳,用词精炼,文采焕发。其书法笔力刚劲险峻,法度严谨,形动俱妙。唐末已有人印制拓片,北宋时期慕名拓碑者与日俱增。 明代,九成宫碑帖作为书法艺术珍品流传到东南亚和日本、朝鲜等国。清代拓碑帖者接踵而至,“叮咚之声,昼夜不息”,拓数达数万份。现上海博物馆藏有北宋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有南宋拓本。 九成宫醴泉铭碑自唐贞观六年(632)立石以来,历尽沧桑。由于长期大量捶拓,字迹基本摸平,虽几经补救,仍较模糊。清嘉庆八年(1803)瞿云魁任麟游知县时,看到九成宫醴泉铭碑风摇雨蚀日久,卧老荒烟,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他用小量木材,抽调民夫,扶碑建房,使古碑屹立原址。此后,当地民众又多次设法保护,使古碑得以留存至今。现在,文物部门已修建了碑亭,征地围墙,专人管护,使这一国宝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三、唐《万年宫铭碑》 万年宫铭碑现存于麟游县九成宫镇,碑为青石灰岩质,螭首龟趺,通高2.54米,上宽0.76米,下宽0.79米,厚0.25米。碑阳两边上下饰饕餮纹,中饰二方连续的蔓草纹图案,绕周边为一圈连珠纹。阴线雕刻,线条洗炼流畅,图形美观大方,额题篆书“万年宫铭”四字。正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并书丹,书体行草兼有,行书为主,皆为寸书,书艺风流潇洒,超脱俊逸。全文730字,描述了九成宫的宏伟建筑和麟游的山川形胜。碑阴有中书门下及见存文武三品以上并学士48人自书题名,唐永徽五年(654)铭碑勒石。 万年宫铭碑不仅是珍贵的石雕艺术和书法艺术精品,而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碑首有六龙浮雕狰狞而威严,虬须铁爪,二目有神,呼之欲活,李治潇洒俊逸的行草书艺备受书法家赞誉和推崇。碑阴48人自书题名,字形大小不论,楷、行书体不一,然皆有法度,各见其长。即使贺兰僧伽、阿史那忠、契必何力等少数民族将官之书,亦不草率,自成一体。鄂国公尉迟敬德题名也字字不苟。而褚遂良的书法更显技高一等,21字,笔笔体现了诸书貌柔而意刚的风格。48人的自书题名证明了我国盛唐时期各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史实。题名中的文武官员大多《唐书》有传,但所记官职和自书题名互有出入,因而为订正史书谬误提供了佐证。唐书无专传者,就更显得重要。此碑为研究唐代历史和有关事件提供了依据,对了解唐代官制亦有参考价值。 万年宫铭碑原来立于九成宫的永光门外,与九成宫醴泉铭碑遥遥相望。嗣后,因九成宫毁,加之碑石临近河水,随时都有被毁的危险,后人遂将碑迁到九成宫醴泉铭碑处,保存至今。现已建有碑亭,妥加保护。 四、唐《杨珣碑》 现存扶风县建和乡石碑村西350米处的小沟旁(1958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有青砖碑楼)。碑通高6.67米,首高2.13米,身高3.18米,宽2.19米,厚0.65米。座有两层,上层高0.91米,宽2.81米,厚1.7米;下层高0.45米,宽3.98米,厚2.92米。碑螭首圭额,方座有瑞兽浮雕。唐天宝十二年(753)立石,唐玄宗李隆基书隶体碑文,唐肃宗李亨篆额。碑正面共有文字26行,行57字,书法媲美《孝经》。后因长期捶拓,今字阙如者三分之一。 额文为篆书“宏农先贤积庆之碑”8字,隶书碑文,每行均有缺字。从现存文字可知此碑是唐玄宗为杨贵妃之叔,即右相杨国忠之父杨珣所制的御书碑。碑文记载杨珣系宏农华阴(即陕西华阴)人,本出自西周初唐叔虞之后,两汉隋唐诸代,杨氏均多有显宦者。杨珣本人,礼乐技艺,无不博能,及所任官职,于开元五年(717)病逝。二十七年(739)十月十六日与夫人中山张氏合葬于岐阳之安平山。因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关系,唐玄宗追赠其为郡太守、武部尚书,并御书其碑文。 碑阴有宋代题名3行20字。 五、唐《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 1987年4月9日出土于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前室石门外,现存法门寺。碑长1.15米,宽0.545米,厚0.128米,为僧澈撰文,令真书。上有揩书志文47行,满行23字不等,志文除简述法门寺的历史外,详细记述了唐武宗李炎捣毁法门寺塔基地宫及懿宗李灌整修法门寺地宫以及安置和迎送佛骨的情况。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