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箭括岭隋唐古道 位于岐山县京当乡岐山南麓的箭括岭前,南起羊尸坡,北至箭括岭一段,全长共6公里。现存最宽处达7米,最窄处亦有4米左右。路面基于山石之上,坡度较缓。穿群山之间,多绕山梁而行,远眺如丝带逶迤于山岭中。传为隋唐帝后幸九成宫之路。从现状观之,皇室车骑仪仗于此路行进,均不甚为难。 在箭括岭北不远处即有唐永安宫遗址,是唐太宗为高祖所建驻跸行宫。再北行数里即为武则天洗浴之玉女潭,今仍青山滴翠,碧水映天,景色如画。道旁有宋代僧人孚休的题记“北有玉女潭奇观,孚休过,元祐己巳中冬从”等字样,又有不知何年开凿的石窟二孔,造像不存。 此路沿用时久,民国仍有商旅行人由此路至麟游县。今已废弃。 二、古栈道 宝鸡是古代南通巴蜀的要塞。关中入蜀的四条道路,宝鸡有其二:一为陈仓道(又称故道),另一为褒斜道。由于秦岭山地的险阻,这两条道路多处本为栈道相连。故不少地点留下了栈道的遗迹。陈仓道上的栈道遗迹较少,与此路平缓、川道开阔有关。褒斜道沿途循河谷而进,道路险峻,栈道遗迹颇多。在眉县斜峪关,太白县的西瓜滩、古迹街、王家楞乡均有发现。王家楞乡的西坝村周围发现栈孔54个,孔有方形和圆形之别。 三、回中道 回中道为秦汉上陇的古道之一,应是沿千河支流北河及峡口河,经至温水、火烧寨向西北进入甘肃境内。道中有秦建回中宫,汉文帝时匈奴入萧关,烧回中宫。地望约在火烧寨附近。东汉建武八年(32)春,将军来歙率众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经袭略阳,可能行取此道。 四、大散关 又名散关。是关中四大门户之一,又是历史上久负盛名之雄关。散关以“散谷水”而得名,其关在今渭滨区神农乡境内西南大散岭上,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褒城褒斜道石门有东汉建和二年(148)摩崖刻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出散入秦建定帝位。”其址历代有所变迁,唐、宋、元各代均在今宝鸡市西南52华里观音堂南2.5华里的大散岭半坡上。《中兴四朝志》日:“大散关属梁泉县”(即今凤县),梁泉始于三国魏治,明代改为凤县。明清时此关改为二里散关,遗址在今川陕公路20公里处,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曾立石碑于此。 散关扼秦蜀之咽喉,守川陕之要地。据《史记》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图关中”。 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余次。西汉高祖元年(前206),楚汉相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兵出箕谷倒攻散关,遂定三秦。光武帝建武二年(26)延岭自汉中北出散关,大破赤眉。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战郝昭。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宋将吴玠、吴璘置兵大散关,布阵和尚原,击败金兀术。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议和,以散关为界,南宋北金。 唐代李商隐《散关遇雪》诗云:“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南宋诗人陆游《书愤》诗曰:“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观长安城图》诗:“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清乔光烈《大散关》诗云:“秦地川原苍莽间,蜀人从此送残山。平时战伐今何在?落日秋风大散关”。散关由于久经战乱,玉石俱焚,关城多次毁于战火,化为灰烬,但遗址尚存。 民国25年(1936)修筑川陕公路时,在现川陕公路19.5公里处(宝成铁路第十一号隧道岭上)的路北悬崖峭壁上,镌刻有“古大散关”4个大字。1982年8月,渭滨区文教局、凤州公务段又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以志其地。 大散关古遗址现于1992年4月20日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五、大震关 《元和郡县图志》中“千源县”下有“大震关”条,记为“在州西六十一里,后周置,汉武至此遇雷震,因名”。唐千源即今陇县,关在县城西五六十里的陇山老爷岭东坡上,为古代上陇道中重要关口。 六、安戌关 安戌关遗址位于陇县城西40公里的固关乡二桥村北约500米处关山沟的西岸。南北两侧山势险峻,地势险要,为古代上陇通道上的重要关隘之一。汉、唐时期使用频繁,有戌守。现尚有遗迹可寻,被列为陇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斜谷与斜峪关 斜谷为古褒斜道之北段,即今石头河谷,源于太白山,经太白、眉县、岐山北入渭河。斜峪关位于石头河出山口处,分属岐山、眉县两县的斜峪关镇南。河谷窄狭,断崖千尺,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谷和关前发生过多次军事活动和战争。三国时期魏蜀攻伐,多次经此道。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