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成国渠遗址 成国渠为汉武帝时(前141-前87)兴修的一条重要灌溉渠道。从今眉县东北的渭水北岸起,引渭水经扶风、武功、兴平、咸阳复入渭,全长约240余里。自后旋废旋修,至唐代又纳韦川、莫谷、香谷和武安四水,灌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2万余顷田地,俗称“渭白渠”(言其利与泾白渠相上下)。唐代成国渠除灌溉农田外,还与三国时魏国卫臻向西延伸的成国渠西段(至水)相接,将陇县、千阳一带的木材藉此运至长安。宋代以后淤塞,成为历史陈迹。经考古调查,从武功至咸阳的170里内,已发现十余处成国故渠的横断面和纵剖面。其主要遗迹出露地点有:武功县漆水河东岸渭惠一支渠渡槽东北300米处,故渠遗迹嵌于一崖面上;张堡村北(张堡火车站北),遗迹见于渭惠一支渠北20米平整土地的崖面上;郝家堡村西北渭惠一支渠北200米处,平整土地时有三个横断面;西孟村北渭惠一支渠北,起土壕内东西两壁均可见清晰的横断面;曹家店北肖马村沟壕里;上寨村北大土壕里;焦村几条沟均有遗迹;寨陈村沟壕里;兴平县纸坊头村北砖瓦窑取土壕;宋村(马嵬坡西,西宝公路南);板桥抽水站东南退水渠北;豆马村北,原第一生产队饲养室北两个土壕中有三个横断面;渭城区窑店北2公里,13号公路东侧一小支渠中;红旗抽水站,73斗门南250米一支渠中,北距长陵约1500米。所有出露断面大致相同。以兴平县豆马村北起土壕为例,故渠在渭惠高干渠南400米,低于高干渠20米。在黄土地层中嵌有一清晰的渠道横断面。渠底呈锅底状半圆形、宽约8米,沉积物层次分明,系细腻的粘土间细砂土,厚0.1—20毫米不等。沉积物颜色亦各不相同,有褐色、紫色、灰色等。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