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郑国渠首遗址 郑国渠渠首位于仲山西麓的瓠口(今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北),是战国时代秦国修筑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与四川都江堰和广西灵渠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此渠修建于秦王嬴政元年至十年(前246—前237),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故名。 郑国渠流经今泾阳、三原、阎良、富平、临潼、渭南、蒲城等地,最后流入洛河,全长约150余公里,灌溉面积4万余顷,约合今280万亩。郑国渠从引水口至灌溉干渠,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在的王桥乡船头村西北泾河东岸上,还保存有引水渠故道的遗迹。总干渠上曾修有退水渠,宽度与引水渠基本相等,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溢洪道。今郑国渠和白公渠渠首遗址之北还有北宋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清代龙洞渠和民国时期所修的泾惠渠渠首遗址。 直道遗址 秦统一六国后,为北御匈奴,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这就是有名的秦直道。秦直道南起云阳林光宫(即汉之甘泉宫),其遗址在今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由此向北,经英烈山南麓,过马槽梁,至好花圪塔山,到达今淳化、耀县、旬邑三县交界的七里川,进入旬邑县境的庙沟村,穿石门关,再沿子午岭北行,逶迤至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秦九原郡治),全长约合今1400余里。它是由秦咸阳到九原郡最直捷的道路,不仅有利于军事调动,对南北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无疑也是有利的。 秦直道一般路宽20—30米,最宽达50米,转弯处最大半径50—60米,路基坚实,夯打坚硬,坡度平缓,部分路面坡度仅为7度。淳化、旬邑境内的直道,自好花圪塔山以北,基本上是沿山梁而行。1986年在旬邑县境子午岭上的直道遗址附近,发现了一座大型秦代建筑遗址(距陕甘交界的“调令关”约1600—2000米,其所在山梁叫大古梁),遗址位于一片近40亩的葫芦状险要台地上,占地约70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秦代建筑材料和残砖碎瓦。经调查试掘,发现保存有高约60厘米的隔墙,室内外地面先行夯打,然后用料礓石粉打磨光滑,异常坚硬。此遗址可能是直道上的驿站馆舍或离宫别馆之一。 沙河桥遗址 位于秦都区钓台乡西屯和资村交界的沙河古河道。东北距咸阳市区约8公里,北离渭河岸约2.5公里。1985年当地村民拉沙时暴露一号桥,1986年在一号桥北端暴露出二号桥,两桥相距约300米,均为木架结构。秦都区文管会和陕西省考古所先后进行了调查、试掘和发掘清理。 一号桥木桩排列整齐,清理出16排143根桥桩。二号桥清理出5排40根桥桩。东西排列、南北对应。第一排有辅助桩,南北竖列,起承重和稳固的作用。木桩表皮有明显裂痕,上端参差不齐,形状各异,有砍砸陈迹,另有一些似有榫卯结构。这些桥桩表面涂过一层油质或漆类防朽保护物,并用火烤过。有些桩外面虽无表皮,但同样有一层与内部木质颜色不同的保护层。木桩直径0.34—0.48米,间距2.10—3.20米。木质主要有松、柏、柳、漆、梨、槐木。木桩上端断面形状区别较大,有圆锥形、夹榫形、平榫形、凸凹形、子母卯形等。 一号桥桥桩排距4.5—5.5米,桥宽约17米以上。附近出土有变形葵纹瓦当、素面半瓦当、几何纹方砖、绳纹板瓦、绳纹筒瓦等。年代较早,与秦都咸阳遗址中出土同类遗物相似。云纹瓦当与汉长安城等地同类文物的陶色、制法和风格相同。其西南13.5米处出土一大型铜饰件,外形呈叶状,长116厘米、宽43厘米、厚3.3厘米,重32.5公斤,两面均铸有花纹,一面是简化夔纹,另一面是三角几何纹,时代属战国晚期,为桥自身的附属物。在一号桥南端,还出土大型槽状铁构件7件,长7米,宽1.1米,高1.05米,厚0.03—0.06米。二号桥桥桩排距6.5—7.2米之间,桥宽约16米以上。附近出土遗物有板瓦、铜甑、铜熨斗、铜鱼、铜釜、铜戈以及陶罐、铺地砖等。 沙河古桥是秦都咸阳、汉长安城去上林苑和西入巴蜀而跨渡丰水的桥梁,应属古丰水桥。据推断,一号桥建于战国末期,毁于秦亡;二号桥建于西汉初年,毁于西汉末期。此与对桥桩进行C(14)测定所得结果(一号桥2120±80,二号桥1900±80)大体相符。 便桥遗址 位于秦都区渭滨乡吕村以东渭河中。便桥即便门桥。《三辅黄图》云:“武帝建元三年初作此桥,在便门外,跨渭水,通茂陵。”原注文曰:“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此桥与门对直,因号便桥。”此桥遗迹至今尚存,每遇天旱河枯,木桥桩即有显露。桥桩直径约80厘米。1989年文物普查时,在与桥对直的渭河北岸断崖上发现古代道路遗迹,上距地表0.5米,宽约50米,厚0.1米。王国维《水经注校》云:“渭水又东,与丰水会于短阴山内。……水上旧有便门桥,与便门对直,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造。”张昌曰:桥在长安西北、茂陵东。如淳曰:去长安四十里(《元和郡县志》作“去长安二十里”)。文献所述与遗迹方位大体相合,足证其即汉便桥遗址。《旧唐书·太宗本纪》云:武德九年八月癸未(二十八日),“突厥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遣其酋帅执失思力入朝为觇,自张形势,太宗命囚之,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乙酉(三十日),又幸便桥,与颉利刑白马设盟,突厥引退。”可知便桥唐时仍存。 泾河桥遗址 位于泾阳县蒋刘乡五福村与二杨庄之间秦望夷宫遗址北面的泾河上。据调查,该处曾陆续发现桥桩(每逢枯水季节即有显露),桥桩大部为松木,直径约30厘米,呈梅花桩状排布。桥身走向为西北—东南,宽度8米左右。由此桥向南上原之坡古称“长平坂”,汉时有宫观曰“长平观”。据《三辅黄图》记载,长平观道西即秦望夷宫旧址。《汉书·宣帝纪》载:“甘露三年(前51)正月,宣帝行幸甘泉宫,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来朝……使有司道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阪名也,……上原之阪有长平观。”据《汉书·元后传》载:元始四年(4)冬,元后(王政君)“登长平馆,临泾水而览焉。”可知西汉中、后期,长平观仍为一重要宫观。又据《后汉书·献帝纪》中“韩遂、马腾与郭汜、樊稠战于长平观”的记载,长平观在东汉末年仍存,以此推断,此观脚下的泾河桥东汉时一直使用。 此桥史籍失载。近年有些研究者依据《官印存征》所收“长夷泾桥”,推测此桥即古之“长夷泾桥”,并进而根据秦代陶文中所见当时命名规律,推测“长夷”为泾桥所在地名,且与“长平坂”有一定关系(《说文》曰:“夷,平也”)。因此桥位于秦望夷宫北面不远处,故推断其为秦时所筑。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