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康海墓 位于武功县武功镇浒西庄西北。为明代状元康海的葬地。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武功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状元。曾任翰林院修撰。因与权阉刘瑾为同乡,初为刘瑾笼络,刘瑾被杀后又被列为瑾党而遭罢黜。以所著《武功县志》和《中山狼》杂剧为世所称。其葬地处于漆水与沣河的夹角高地,俗称“凤头”(亦称“龙头),流水环绕,柳绿柏翠,传说即其生前挟友携酒,吟诗弹唱之处。 康海墓占地12亩,墓基8分余。60年代以前尚存高陵吕楠、户县王九思及三原马理等所撰碑石。可惜经过“文化大革命”浩劫,这些墓碑均已被毁坏。 杨屾墓 位于兴平县桑镇学校北崖上。为清代农业教育家杨屾的葬地。 杨屾(1687—1785),字双山,清监生,兴平县桑镇人。少出盩厔(今周至县)李二曲之门,潜心圣学,博学好问,不应科举。一生著书讲学,作务农桑,先后著有《豳风广义》、《知本提纲》及《论蚕桑要法》等数十卷。 杨屾墓冢高3米,东南边长13米,南北10米。崖下有砖砌窑洞一孔,俗称“双山祠”。 刘古愚墓 位于秦都区马庄乡天阁村北,为清末维新教育家刘古愚的埋葬地。 刘古愚(1843—1903),名光蕡,字焕唐,号古愚,人称“古愚先生”。同治九年(1870)肄业关中书院,馆家塾十余年,嗣后主讲泾干书院、味经书院及崇实书院。戊戌变法中,积极倡议维新,并支持门人李岳瑞等参与变法活动。变法失败后被迫辞职,徙居礼泉烟霞草堂继续讲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受甘肃总督崧蕃所聘,赴兰州任甘肃大学堂总教习,同年八月病逝,归葬天阁村。 墓为圆丘形,底径4—5米,高1.65米。墓志存咸阳博物馆,墓碑仍在天阁村。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