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姜嫄墓位于彬县炭店乡水北村东,西距县城5公里。传说是古代姜嫄的葬地。 姜螈,一作姜原。周族始祖后稷之母,有邰氏之女。一说为帝喾之妻。 姜嫄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立的“姜螈圣母墓碑”。再前有水一潭,名叫“响潭”。潭对面有平地一区,俗称“拜家凹”,传说系昔日春秋致祭之处。 公刘墓位于彬县龙高乡土陵村南。传说是周族祖先公刘的葬地。 公刘,传为后稷的曾孙,周文王的十代祖。夏代末年,公刘不辞劳苦,努力恢复后稷的事业。他率领周族迁移到豳,观察地形水利,开垦荒地,安定居处,周族由此逐渐振兴起来。后来受到历代人们的赞颂。 公刘墓似依山为陵,墓丘长1500米,丘垅高约50米,略呈梯形平面,至顶平坦。墓周占地达500余亩。南有泾水潆洄,山谷倒映,草色浮动;北为连绵不断、起伏隐显的丘陵与村落;东、西两旁是高山峻岭,峰峦叠障。公刘墓因其地形庞厚,势如蟠龙,故有“周墓蟠龙”之称。 白起墓 位于渭城区任家嘴村北三五三○厂院内。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的葬地。约葬于秦昭王五十年(前257)。 白起(前?—前257),一称公孙起。秦国名将。郿邑(今陕西眉县)人。屡战获胜,夺得韩、魏、赵、楚很多土地。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长平之战大胜赵军,坑杀俘虏40多万人。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嫉,意见不合,被逼自杀。《史记》有传。传载:“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遂自杀。”可知葬地即秦国杜邮亭附近。 白起墓封土呈圆形,高6米,底部直径约19米,墓园面积约120亩。墙垣为夯筑,东墙似有门。70年代因在墓区进行基本建设,文物部门随工清理了墓葬。墓内有墓道、墓室,均为砖券,并出土了铁剑等遗物。 萧何墓 位于渭城区汉高祖长陵东司马门道北,为西汉开国名臣萧何的葬地。 萧何(前?—前193),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对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为西汉开国元勋、首任相国。封酂侯。死后陪葬长陵。《史记》、《汉书》均有传。《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萧何墓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七里。”《史记集解》引《东观汉记》云:“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道北百步。”即今韩家湾乡史村(或推测为徐家寨双冢)。《咸阳县志》记萧何墓两处:一在长陵司马道北,一在今渭城区底张乡王村西700米处,后者墓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立的记墓碑。 今按,萧何为汉初功臣,既陪葬长陵,墓葬当在长陵陪葬墓区,不应当远葬长陵以西数十里外之地。据《后汉书·和帝纪》载:永元三年十一月癸卯(91年12月1日),和帝于行幸长安后“祠高庙”,诏曰:“高祖功臣,萧、曹为首,有传世不绝之义。……朕望长陵东门,见二臣之垄,循其远节,每有感焉。”东汉和帝既望长陵东门,能见二臣之垅,是萧何、曹参二人墓地在长陵东司马道旁无疑。毕沅记墓碑不足为据。《城固县志》谓萧何墓在城固县西二里,河南《永城县志》言萧何墓在永城县境内,当均属讹传。 曹参墓 位于渭城区汉长陵东司马门道北,为西汉名臣曹参的葬地。 曹参(前?—前190),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为高祖元从功臣,是西汉第二任相国。封平阳侯。死后陪葬长陵。《史记》、《汉书》均有传。《后汉书》李贤注引《庙记》云:“曹参冢在长陵旁道北,近萧何冢。”又引《东观汉记》曰:“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又据《后汉书·和帝纪》载,东汉和帝祠高祖庙时,曾“望长陵东门,见二臣之垅。”“二臣”即指萧何、曹参。可知曹参墓与萧何墓相近,同在长陵东门外司马道北,今韩家湾乡史村、徐家寨一带。今渭城区底张乡王村西800米处有一冢,传为曹参墓,并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立的记墓碑。此碑与其东萧何记墓碑一样,同为讹传,不足凭信。 娄敬墓 位于永寿县店头镇苏家原村。传为西汉关内侯娄敬的葬地。 娄敬(前?—前182),即刘敬。汉初齐人,因高祖五年(前202)首劝高祖定都关中,后又谏阻高祖出击匈奴,深受高祖信任,赐姓刘。封关内侯。高后六年(前182)死葬好畤明月山之东,后人因称明月山为娄敬山。《史记》、《汉书》均有传。 陆贾墓 位于永寿县店头镇庄桃村旁。传为西汉太中大夫陆贾的葬地。 陆贾(约前240—前170),楚人,汉初政论家。早年以客从高祖平定天下,有文才,善辩,因功被封为太中大夫。高祖死后,诸吕擅权,右丞相陈平听陆贾之计,与太尉周勃深相交结,使吕氏阴谋益衰。史称:“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陆贾后以寿终。所著《新语》为汉代确立儒家思想统治的先声。《史记》、《汉书》均有传。 霍去病墓 位于兴平县南位乡茂陵东侧1公里处,即今茂陵博物馆所在地。为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葬地。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人。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两次大败匈奴,控制河西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又和卫青共同击败匈奴主力。汉武帝曾为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前后6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死年24岁。死后,汉武帝特修了这座墓冢,形状象征祁连山,以炫耀其赫赫战功。《史记》、《汉书》均有传。 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长92米,东西宽61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封土高15.5米。墓前现存石刻16件,计有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卧象、短口鱼、长口鱼、獭、蝠、“左司空”刻石和“平原”刻石。雕刻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手法简练,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从铭文石刻推断,这批石刻当是当时官府左司空监造的。 董仲舒墓 位于兴平县南位乡策村东南约250米处,传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的葬地。 董仲舒(约前179—前104),广川郡(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人。自幼攻读儒家典籍,景帝时为博士。建元五年(前136),董仲舒建议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在教育上,他主张立太学,设庠序;在人事制度方面,提出州郡举秀才孝廉。董仲舒在朝廷当官后徙居茂陵邑,年老时“去位归居”,在家中去世。《史记》、《汉书》均有传。 《太平寰宇记》载:“董仲舒墓在县(兴平)东北二十里。”西南距茂陵约650米。当地群众称为“次冢”。冢底部长71米,宽30米,高14.3米。 公孙贺墓 位于彬县水口乡祁家崖村,传为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贺的葬地。 公孙贺,北地郡义渠县(今甘肃合水西南)人。其先为胡人。武帝为太子时为太子舍人,武帝即位后,曾7次为将军出击匈奴,无大功。太初二年(前103)以太仆为丞相,封葛绎侯。后因罪被灭族。《史记》、《汉书》均有传。 公孙贺墓冢高3米,东西11米,南北7米。已严重残缺。 钩弋夫人墓(云陵) 位于淳化县铁王乡大圪塔村西,为汉武帝赵婕妤钩弋夫人的陵墓。武帝欲立钩弋夫人之子弗陵为太子,恐子稚母少,女主乱国,遂委托霍光辅政,逼死了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死于甘泉宫,即葬于甘泉宫南。武帝死后,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后元二年(前87)秋,昭帝追尊其母钩弋夫人为皇太后,起云陵。 云陵为覆斗形,夯筑,底部东西长158米,南北宽155米,顶部东西长39米,南北宽37米,封土高35米。陵垣四边正中各有夯筑阙门一处。阙门遗迹尚存。墓冢在陵园内偏东南处。陵园平面近方形,东西长337米,南北宽283米,周长1220米,占地约140亩。 陵园东南角和东北角各有土丘一处,直径约15米,残高1米,内有砖瓦和夯土块。西南角土丘外侧曾发现曲尺形砖。两土丘可能是角楼建筑遗迹。正对南阙处,有宽10米南北向道路遗迹,比现在农田低1米余,似为陵前司马道。北阙周围有不少卵石、草泥土及不规则的石块(可能是础石),陵周围建筑材料有铺地砖、条砖、子母砖、空心砖和板瓦、筒瓦残件。有“卫”字瓦当和“长生未央”文字瓦当以及纹饰多变的云纹瓦当、五角形陶水管与圆形陶水管等。 云陵邑遗址在云陵偏西约500米处。城墙、城门遗迹尚存。 霍光墓 位于兴平县南位乡陈阡村,为西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葬地。 霍光(前?—前68),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霍去病异母弟。武帝时为奉车都尉。昭帝年幼即位,他与桑弘羊等同受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昭帝死后,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即废,又迎立宣帝。前后执政凡20年。地节二年(前68)卒后,宣帝亲临哀悼,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在茂陵东边,为霍光修建了坟墓和祠堂。 墓在茂陵以东约4公里处,墓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立的记墓碑。墓冢底部长72米,宽64米,高19.5米。 苏武墓 位于武功县武功镇北门外龙门村。为西汉名臣苏武葬地。 苏武(前?—前60),字子卿,西汉武功县杜陵(一说为阳陵)人。天汉元年(前100)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宁死不降,被徙于北海边牧羊,坚持19年不屈。始元六年(前81)因匈奴与汉和好,才被遣回朝。官典属国。《史记》、《汉书》均有传。 苏武墓为一圆锥形夯土堆,高约4米,南北约30米,东西约20米。墓前有清康熙、乾隆和道光各个年间树立的“汉典属国碑”、“重修苏武墓门碑”等。 班昭墓 位于兴平县丰仪乡大姑村东北500米处,又名“曹大家墓”。为东汉史学家班昭的葬地。 班昭(约49—约120),右扶风安陵邑人,字惠班,一名姬。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博学高才,其夫曹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诏续修。书初成,读者多不通晓,她又教授马融等诵读。和帝召入宫,令皇后及诸贵人以师事之,世称为曹大家(家读若姑)。《后汉书》有传。 班昭墓封土尚存,四边各长15米,高7米。 侯义墓 位于渭城区窑店乡胡家沟仓张砖厂内。为西魏太师开府参军事侯义的葬地。葬于西魏大统十年五月二十六日(544年7月1日)。 侯义(530—544),字僧伽,燕州上谷郡居庸县(治今北京延庆县)人。祖父侯刚,曾任魏侍中、司徒,封武阳公;父侯渊,曾任魏燕州刺史。侯义为太师开府参军事,病死于西魏大统十年(544),年仅15岁。 1984年底至1985年初,咸阳市文管会和咸阳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墓为单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墓道为斜坡式,已被破坏。甬道平顶,长1.85米、宽1.2米、高1.22—1.78米,两壁涂白灰,可见黑红两色壁画痕迹。墓室平面略呈抹角梯形,为穹窿顶,长2.74—2.86米,宽2.8—3米,高1.55米,四壁及顶部亦有壁画痕迹。墓室西部有生土棺台,棺台上置砖三排,其间填充木炭,上面盖有白灰。木棺已朽,棺内南端有一颅骨和一些零碎骨骸。 此墓早年被盗,清理中共得到遗物160余件,主要有镇墓兽、镇墓武士俑、武士俑、侍从俑、文吏俑、女俑、胡俑、骑马武士俑、骑马乐俑、动物俑等陶俑87件,房屋、灶、仓、井、磨、碓陶模型各1件,碗、盘、壶等日用陶器12件,“永安五铢”钱1枚,石墓志一方。此墓为西魏墓葬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李虎墓(永康陵) 位于三原县陵前乡侯家堡西南。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的葬地。约葬于西魏大统十七年(551)。 李虎(?—551),西魏时任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以功参佐命,当时称为“八柱国”。大统十七年五月卒。北周追封唐国公。唐武德元年(618)追尊景皇帝,庙号太祖,增修墓园,称墓为陵,号“永康陵”。 陵园今存一高7米、东西140米、南北86米的封土丘。封土南尚存石刻8件,计有石人1件,石狮1件,石鞍马、石天禄、石华表各2件。 李昞墓(兴宁陵) 位于渭城区正阳乡后排村北原上。为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的葬地。北周建德元年(572)葬。 李昞(?—572),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北周天和七年(572)卒。武德元年(618)追尊元皇帝,庙号世祖,增修墓园,称墓为陵,号“兴宁陵”。 今存圆锥形封土丘,高5米,底部直径13米,封土南的墓道外,塌陷成长6米、宽3米、深约4米的椭圆形坑。封土前有石雕两排,从南向北,计有天禄1对、鞍马2对、狮2对,石马与石狮之间,原有石人3尊,亦两两对称,现已埋入1米深的土中。石刻品类虽简,但雕刻精细,造型生动。 叱罗协墓 位于渭城区北杜乡靳里村东面。为北周骠骑大将军叱罗协的葬地。葬于北周建德四年三月五日(575年4月1日)。 叱罗协(499—574),本名宏,避讳改协。少寒微,初为州小吏。后屡经征战,累官至大都督、仪同三司。西魏恭帝三年(556)赐姓宇文氏。入北周后,曾任执掌国政的晋国公宇文护府长史,进位大将军,封南阳郡公,并仍复旧姓叱罗。《周书》、《北史》均有传。 叱罗协墓为当地原有5个封土冢中最大的一个,高约20余米,俗称“大冢”。1961年农田建设中,封土被铲平。1989年冬陕西省考古所进行了发掘。墓为一南北向的斜坡形长墓道洞室墓。南北总长68.5米,由墓道、隧道、天井、壁龛、甬道及前室、后室构成。墓道口距地表2米,墓道长27.4米,宽1.5—1.7米。墓道口的北端向北至甬道南口长32.5米的一段为隧道,隧道为拱顶,高2.4米,有6个天井,在第5、6两个天井底部东、西两壁各开壁龛2个。甬道长2.5米,南端顶高2.05米,宽1.9米,北端顶高1.25米,宽1.6米。甬道底与墓室底平,未铺砖。墓道与隧道两壁可见白灰墙皮及壁画痕迹。墓室分前室和后室。前室平面呈正方形,边长3.8米,四壁距地1.75米以上内收成盝顶,顶高2.5米。底铺条砖,壁有画痕,靠东壁有一合墓志。后室为一方形平顶土洞,长2.7米,宽1.7米,高1.35米。土质棺床上人骨已朽,地面有木灰痕迹。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