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元会题名记]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刻立。原散置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至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方座,通高390厘米(其中首高112厘米、座高46厘米)、宽127厘米、厚36厘米。圭额篆书“重阳万寿宫真元会题名之记”3行12字。碑文楷书,分8截,上部一大截为真元会题名记,44行,行24字;下部7小截为会众题名,行字不等。 碑阳为元延祐四年(1317年)前后所刻。碑文楷书,上下分3截,各截用阴刻单线界格区分。上截正中大字竖书“玄都至道崇文明真人”8字,两旁为有关真人与大师题名19行,行7~38字。中截25行,行字不等,仍为题名。上、中截末行刻“昭然弘道普济法师本宗门下提举事王道明”18字。下截刻各有关路、府、州、县道观庙庵名称及部分大师提点姓名,分列五栏共约刻219个宫观题名,一栏42行,二、三栏各41行,四栏38行,五栏19行,行字不等。
[马真人道行碑]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刻立。原散置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606厘米(其中首高134厘米、座高53厘米)、宽153厘米、厚37厘米。圭额篆书“全真第二代丹阳抱一无为真人马宗师道行碑铭”4行20字。碑文楷书42行,行86字,记马宗师修道事迹;其中有气功保健养身之语,有一定的医学和史料价值。李颊篆额,孙德或书丹。
[蒙汉文合刻令旨碑]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刻立。原立户县白庙乡四马村清阳宫,“文化大革命”中被清阳学校垒铺操场讲台,1987年移竖于重阳宫文物管理所。此碑螭首,座佚,高236厘米、宽86厘米。碑额阴刻蒙古八思巴文。碑文用蒙古畏兀字和汉字两种文字书写,文意相同。畏兀字竖书23行,汉字楷书25行,满行22字。此碑畏兀字系元世祖时期用畏兀(回鹘)字母拼写而成,自上而下直写。元代蒙古畏兀字碑现发现不多,故此碑对研究蒙古语言文字及元代宗教政策、政治制度都有重要价值。
[重阳祖师图]约元初刻立。原立重阳宫祖师殿后露天,1962年移至该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碑首高74厘米、宽90厘米,身高145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座高51厘米、广90厘米。圭额篆书“重阳祖师之图”2行6字。碑面线刻重阳图像,像右上角刻有张邦直所撰“重阳祖师画像赞”隶书10行,行13字。 碑阴亦约元初刻。圭额篆书“玄门七真之像”2行6字,碑面阴刻两株参天劲松,下刻七位真人立像,像高约45厘米,像右上方竖刻“七真上仙”4字。玄门七真,亦称“北七真”,是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被赠封为真人。他们是:丹阳真人马钰,长真真人谭处端,长生真人刘处玄,长春真人丘处机,玉阳真人王处一,广宁真人郝大通,清净渊贞顺德真人孙不二。
[皇帝玺书碑]元延祐元年(1314年)刻立。原立祖庵镇北郊荒野,1962年移至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400厘米(其中首高98厘米、座高68厘米)、宽110厘米、厚35厘米。圭额篆书“皇帝玺书”四字。碑文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文意相同。蒙文竖书26行,在3、4行和23、24行之间各有一汉文“宝”字;汉文楷书23行,满行22字。此碑与重阳宫其他蒙汉文合刻碑均为元代汉语白话译文,是研究元代汉语史的极好资料。 碑阴左上方有蒙古八思巴文篆书与草书各一行,其右还有波斯文一行。
[大元敕藏御服碑]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0厘米)、宽138厘米、厚35厘米。圭额篆书“大元敕藏御服之碑”2行8字。碑文楷书34行,满行81字,记成宗感异梦而赐御服于孙真人之事。赵世延撰文,赵孟颊书丹,李孟篆额。赵孟颊为元代著名书法家,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此碑为其青年时期的作品,书法秀媚爽朗。 碑阴为元朝中叶溥光书“敕赐大重阳万寿官”2行8个大字,字径约50厘米。溥光亦为元代著名书法家。
[宸命王文碑]元延祐五年(1318年)刻立。原散置于祖庵镇北郊竹园南约50米处田野,1962年移至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434厘米(其中首高114厘米、座高60厘米)、宽122厘米、厚35厘米。圭额篆书“宸命王文”2行4字;碑文分四截,共三封圣旨。第一封圣旨,汉文楷书8行,满行17字;蒙文竖书15行。第二封圣旨,汉文楷书45行,满行23字;蒙文竖书43行。第三封圣旨,汉文楷书40行,满行21字。
[宋真人道行碑]元延祐七年(1320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450厘米(其中首高122厘米、座高65厘米)、宽128厘米、厚38厘米。圭额篆书“玄通弘教披云真人道行之碑”3行12字,碑文行书30行,行65字。王利用撰文,韩冲书丹并篆额。此碑文雅句洁,书法圆熟秀整,为元代佳刻。
[皇元孙真人道行碑]元元统三年(133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至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首高101厘米、广124厘米,身高261厘米、宽119厘米、厚34厘米,座高60厘米、广124厘米。圭额篆书“皇元孙真人道行碑”2行8字。碑文楷书35行,满行80字,记孙真人生平事迹甚详。邓文原撰文,赵孟颊书丹,赵世延篆额。此碑为赵孟颊晚年书法艺术成熟时期的杰作,笔法酣畅婉丽,为元刻之精品。
[大元宸命碑]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刻立。原散置在重阳宫献殿西南,1962年移至该宫后院(今碑厅)集中保护。此碑螭首龟座,通高405厘米、宽110厘米、厚35厘米。圭额篆书“大元宸命”2行4字,碑文为三封圣旨。第一封圣旨汉文楷书30行,满行26字。第二封圣旨汉文楷书24行,满行50字;蒙文竖书30行。第三封圣旨汉文楷书7行,满行11字;蒙文竖书7行,末行为大字。碑身上都有横断裂缝一条。
[仙蜕园无名氏寿函]元刻。1967年出土于祖庵镇西五塔坟(原属重阳宫道士坟茔,称“仙蜕园”,因有五座塔,故俗称“五塔坟”),现存重阳宫院内。此函长180厘米、宽130厘米、前高78厘米、后高74厘米、壁厚20厘米,盖失。函外四周雕刻着十幅形态各异的镇墓禽兽图,其中前、后各2幅,两侧各3幅。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