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刻。原立唐长安城内义宁坊大秦寺,唐武宗灭佛时寺毁,此碑随之埋没800多年。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出土于长安崇圣寺(今西安城西),后遇战乱暴露于旷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丹麦人荷尔谟等企图以3000两白银收买之,清廷命陕西巡抚妥加保管而移入西安碑林,现存第二室。 此碑螭首方座,通高279厘米、宽99厘米。碑额楷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9字,其上刻有莲花座及“十”字架。碑文楷书32行,行62字,记景教教规、教义和东罗马的山川、河流、特产及景教在中国流传的情况,大秦寺僧景净述,吕秀岩书。碑下部及两侧刻有叙利亚文字的记事和僧徒题名,两侧还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武林韩泰华重造碑亭的题记和民国6年(1917年)的题记。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公元5世纪创始于叙利亚人聂思脱里。聂思脱里派在东罗马遭排斥后,向东传至波斯。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波斯僧阿罗本载经到长安,获准传教并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21人。唐玄宗称此教为“波斯经派”,称此寺院为“波斯胡寺”、“大秦寺”。 此碑保存完好,字迹清秀,是驰名中外的名碑,对于研究景教在中国唐代的传播情况和中外文化交流史提供了极重要的资料。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