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安碑林位于三学街北侧,是中国历史上保存碑石较早、荟萃碑石最丰富的地方,因碑石如林而得名。 西安碑林的建置始于唐末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当时昭宗被迫迁都,韩建将“石台孝经”等重要碑石迁至唐皇城尚书省之西隅(今西安市西大街社会路一带),五代后梁刘郡守长安时,接受幕吏尹玉羽的建议,将“开成石经”等碑石亦迁于此。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吕大忠领漕陕右时,将此二经及颜(真卿)、褚(遂良)、欧阳(询)、徐(浩)、柳(公权)所书碑石及《篆书目录偏旁字源》诸碑迁至西安府学之北墉(今址),并建院舍、亭、廊等予以保护,基本形成了今碑林第一室和“石台孝经亭”的陈列形式。 此后,金、元、明、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过近20次的修缮和充实。其中重要的有: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对被地震破坏的《开成石经》加以修补,并集其字样,刻石96块置石经旁以补缺。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贾汉复等,集《开成石经》字样,补刻《孟子》7篇,共17石,与《开成石经》合称“十三经”刻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陕西巡抚毕沅全面整理和修复碑林,并设立管理机构,规定冬季禁拓,又编印“碑林五十五种”碑帖,基本奠定了今碑林的基础。民国22年(1933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捐《汉熹平石经残石》;24年(1935年)又捐北魏、北齐、北周、隋、唐墓志320多方,称“鸳鸯七志斋”。民国25~26年(1936~1937年)由著名建筑师梁思成设计,对碑林又作全面整修,建立了新的陈列室(今碑林第六室)和陈列墓志的走廊,基本形成了今日西安碑林的规模。民国37年(1948年)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在新城内建立的“西安小碑林”被取消,《汉武都太守碑》、《唐述圣颂碑》、《唐颜勤礼碑》等迁入西安碑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碑林得到妥善保护和发展,1978年对全部房屋和所有陈列的碑石进行了抗震加固,主要碑石配以防护罩,严禁捶拓。1982年又修建了碑林第七室。此外,还新收了大量碑石,仅历代墓志就有400多方。 今日之西安碑林,收藏了汉至民国(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的碑石2300多通(方),陈列1526通(方,其中石碑488通,墓志869方,经幢85方),共有大型陈列室、展览廊各7座、碑亭8座。其中有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书体和书法家的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儒家经典和民族、宗教、建筑、中外文化交流及地方史等丰富的内容,所以它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最大的石质书库,还是经学典籍的殿堂和思想文化的渊薮。 西安碑林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