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化觉巷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侧的化觉巷内。习称“清真大寺”,相对于其西侧的大学习巷清真寺,又称“东大寺”,二者同为西安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据大学习巷清真寺内明嘉靖二年(1523年)《重建清净寺碑记》载,东大寺始建于宋代。明洪武、万历和清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扩建,1984~1989年对大殿进行了全面翻修。 化觉巷清真寺现坐西面东,东西长250米、南北宽50米,周砌砖墙。院内沿东西向中轴线分四进院落,有殿、楼、亭、台、厅、堂180余间,置墙相隔,设门楼门厅前后贯通,这些建筑多为明或清初所建。第一进院东围墙中心有仿木结构的青砖大照壁,歇山顶,顶施孔雀蓝琉璃瓦,檐下有砖斗拱,南、北围墙东端各有大门一座。院心有一翼角飞檐、斗拱层叠的三开间木牌楼,上额刻“敕赐礼拜寺”,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所制。院西有一面阔五间的硬山式穿堂。西经穿堂进入第二进院,院心有一明代三间四柱式石牌坊,中楣镌“天监在兹”,两侧楣镌“钦翼昭事”和“虔诚省礼”,坊周绕石栏。牌坊南侧立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敕赐重修清真寺碑》,碑阴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五字;北侧立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敕修清真寺碑》,碑阴刻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五字。这两座碑石均为龙首,形制高大,特别引人注目。第二、三进院隔以明嘉靖重修时的寺院正门——敕修殿,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式,内立五碑,其中清雍正十年(1732年)阿拉伯文《月碑》记述伊斯兰教斋月计算方法。第三进院院心立二层、重檐、八角攒尖顶的“省心楼”,楼南、北侧各有厢房十五间,作接待、讲经、沐浴用。院西端隔墙有三座砖雕门通第四进院。第四进院院心为六角双翼、檐角高翘的“一真亭”,俗称“凤凰亭”,亭东檐下有明建文元年(1399年)兵部尚书铁铉手书“一真”雕龙小立匾。亭南、北侧各有厅七间,南厅原为接待宣谕圣旨的文武百官的官厅。凤凰亭后有海棠形鱼池两个,池侧各有四角攒尖顶碑亭一座。院西端为高大的月台,周绕石栏杆,原立三石门,中门御道正中有盘龙戏珠石雕。台上有石日晷和钉有不少铁钉的“试官石”,台西端为礼拜大殿。 大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七间、进深九间,面积1300多平方米,单檐歇山式,顶施孔雀蓝琉璃瓦,殿内天棚藻井彩绘蔓草花纹套刻600余幅。殿前檐正中门楣悬斗匾“临下有赫”,殿内二架梁正中悬“能有有有”木匾,后檐梁架上挂明代阿拉伯文书写的“一真”工字形木匾和“太斯米”斗匾。后殿西壁有一龛形凹壁(即窖殿),是教徒朝拜的方向。北侧有一木制小楼阁,名“呼图拜楼”,是礼拜者诵“祷词”的地方。 该寺是以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布局为基础,兼顾伊斯兰教寺院特色的中国式伊斯兰教建筑群,也是西安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化觉巷清真寺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的大学习巷内,相对于其东侧的化觉巷清真寺,又称“西大寺”。据寺内碑石记载,该寺创建于元中统四年(1263年),称“清净寺”,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扩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兵部尚书铁铉主持重修,始称“清真寺”,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十三年(1413年、1415年)敕命太监郑和两次重修;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和光绪十六年(1890年)也曾修葺。“文化大革命”中经人为破坏和白蚁蛀蚀,损坏严重。1982~1986年政府拨款维修大门、照壁、南看墙、北看墙、南厢房、北厢房、省心楼、礼拜大殿等。 西大寺坐西面东,东西长77米、南北宽30米,周砌围墙,内为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寺由东向西沿中轴线首端是一雕有天马、缠枝牡丹、佛手等图案的青砖大照壁。照壁后为一个三开间的石牌坊,门檐刻“敕建陆次”横额。牌坊后为面阔三间的大门——前殿,殿前檐下立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省心阁碑》。大门内,正中是郑和修建的两层三重檐、歇山顶的省心楼,楼平面呈方形,两层均有廊。省心楼后南、北侧各有一个四角攒尖顶的护碑亭,南亭内立明嘉靖二年(1523年)《重修清净寺碑》,记述该寺的创建时间及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带该寺掌教哈三任翻译等事。北亭内立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增修清真寺记碑)。碑亭两侧各有五间庑殿,设阿訇书房、沐浴室、客房等。院后端是月台,周绕石栏杆,正面置石门三座、踏道三路,中路有雕花石件,台上建礼拜大殿。 大殿平面呈“凸”字形,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前殿为单檐歇山顶,后殿为“丁”字形与之相接,殿顶覆绿琉璃瓦。殿前檐下悬清光绪皇帝手书“教崇西域”和慈禧太后题写的“派衍天方”金色大匾额。殿内用木板装饰的墙壁和天花板藻井均绘阿拉伯文图案字和芍药、牡丹、莲花、菊花等植物图案,梁枋彩绘以青绿色为主。殿内地面铺板,上铺毡垫。殿内正中有一神龛,龛内不设偶像。 大学习巷清真寺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皮院清真寺]位于麦苋街小皮院巷。据寺内碑石记载,该寺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扩建。1958年被莲湖区商业局、团结小学等单位占用,原有建筑多被改建,现仅存1987年修葺的礼拜殿一座。 此殿坐西面东,平面呈“凸”字形,总建筑面积665.13平方米。前殿面阔七间计32米、进深四间计16.8米、高16米,琉璃瓦歇山顶,七架梁,露明造,檐下置五踩重昂斗拱。后抱厦长11.7米、宽10.9米,重檐、四角攒尖式琉璃瓦顶,上安圆形铜顶。抱厦内顶为八角藻井,斗拱出挑,层层内收,中悬垂莲,俗称“八角玄井”。抱厦西壁龛内和壁上有阿拉伯文雕饰。 1990年以后翻修礼拜殿并在其前增修砖砌大照壁、义学堂、五间歇山顶厅堂等。 小皮院清真寺1983年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