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明宫遗址位于龙首原上的炕底寨、孙家湾和含元殿村一带;在唐长安城东北角的禁苑中,又称“东内”。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初名“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扩建,并改名“蓬莱宫”;次年唐高宗迁入此宫听政,此后这里一直是唐政治中心所在。晚唐僖宗、昭宗时数罹兵火,遂成废墟。1957年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次勘查发掘。 大明宫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周长7600米,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墙除宫门附近和拐角处内外表面砌砖,其余皆版筑夯土。东、西、北三面宫墙有与之平行的夹城。宫城共十一个门:南面五个门,丹凤门为正门;北面三个门,中间的玄武门与北面夹城上的重玄门对直,重玄门内有统领禁军的所谓“北衙”;东面一门,称左银台门,门外驻左羽林、左龙武、左神策三军;西面二个门,南为右银台门、北为九仙门,门外驻右三军(与左三军共“六军”,警卫宫廷)。除丹凤门三个门道外,其余各门都是一个门道。丹凤门南有丹凤门大街,宽一百二十步(约176米);北有含元、宣政、紫宸三大殿座落在这条南北轴线上。 大明宫的基本布局采用“前朝后寝”式的传统建筑原则,并按自然地形形成以含元、宣政、紫宸三座大殿为中轴线的前朝政务区和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后廷园囿居住区。宫内南部(前朝)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宫内殿亭等遗址已勘查40余处,多在宫城南部,已经发掘的有含元殿、麟德殿和三清殿等。 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含元殿遗址】 位于今含元殿村南侧,在丹凤门正北约610米处龙首原的前沿。为大明宫正殿,朝廷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此举行。 遗址平面呈“凹”字形。现存殿址台基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1.3米,高出地面15米,可以俯视长安城。殿面阔11间、进深4间,各间广5.3米。殿东、西山墙和北面的后墙皆为版筑夯土墙,墙内、外壁涂白灰,内部底侧绘有朱红色边线。殿外四周有宽5米的副阶,台基下周砌散水砖。殿的东南、西南分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两阁北侧均有曲尺形廊道与含元殿连接。 殿址中出土大量表面呈黑色光亮的筒瓦,当是殿顶的屋面用瓦;还出土少量的绿琉璃瓦片,估计此殿的檐口使用了琉璃剪边的作法。在台基四周出土残石柱和螭首石刻残块多件。在翔鸾阁北廊道的西侧出土许多铁甲片及10个矛头,可能是在兵火战乱中遗弃的。 【麟德殿遗址】 位于今炕底寨村南750米处,在大明宫西部,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公元664~665年),为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之所。 遗址台基南北长130米、东西宽80米,原建前、中、后毗连的三殿。中殿的左右各建一亭,名东亭、西亭;后殿左、右各建一楼,名郁仪楼、结邻楼。殿四周绕以回廊。原建筑面积超过1.23万平方米。 遗址出土大量黑色筒瓦、板瓦及少量的绿琉璃瓦片;台基周围出土许多螭首石刻和石望柱残块;阶道铺有莲花方砖;散水砌以黑色方砖,为其他遗址所未见。从出土遗物可知屋面用黑色陶瓦外,也用了琉璃瓦;两层台基安有望柱、构栏和螭首等装饰,螭首并绘有红、蓝、绿色。 【三清殿遗址】 位于今炕底寨村东北100米处,在大明宫西北隅青霄门内偏东,为宫廷内奉祀道教的建筑。 遗址台基北高南低,现存高度12.6~15米,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南北长78.6米,东西宽北部为53.1米、南部为47.6米,面积4000多平方米。高台全系版筑夯土,周砌1.26米厚的砖壁,表面皆顺砌磨砖对缝的清水砖面,其底部有磨制工整的基石两层,基石及砖壁向上均呈内收11度角的斜面。从台基上出土的大量白灰墙皮可知上面有殿堂或楼阁建筑;台基周围出土的石作残件,证明其上安石栏及排水槽等设施。上殿的阶道一条在南面正中,长14.7米、宽3米,陡而窄,可能为踏步阶梯道;一条设在台基北端的西侧,长43.25米,为一条坡度平缓的慢道。阶道上铺有压边条石并设石栏等。 出土大量绿琉璃瓦和黄、绿、蓝三彩瓦及青灰色陶瓦;还有铜构件及镶嵌在木构件上的鎏金铜饰等残片,另有铜佛像一件及红陶浮雕佛像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