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半坡遗址位于灞桥区沪河东岸的半坡村,面积约5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分早、晚两期:早期遗存内涵丰富、典型,半坡类型即以此得名,距今约6800~6300年;晚期遗存较少,称西王村类型或半坡晚期类型。1957年、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1万平方米左右;1971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又补充发掘。 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有一人工大壕沟围绕,内以一小沟分为两片,每片以数个小居室围绕一座大房子布局,大房子可能是氏族聚会的场所。房屋遗迹有方形和长方形15座,小者12~20平方米,大者30~40平方米、最大的达160平方米;圆形31座,直径一般为4~6米。房子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均有门坎、灶炕和柱子,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泥抹成。房子之间夹杂分布着储藏东西的窖穴,其多呈口小底大状。房子周围有2个长方形家畜圈栏、73座小孩瓮棺葬和3座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有成人墓葬174座;东边是窑区,有窑址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直径约1米。 出土的工具有开垦耕地和砍劈用的石斧、石锛、石铲,收割用的石刀、陶刀,加工谷物用的石碾、石磨盘、石磨棒和可能用于鞣制皮革的陶锉。生活用具以红、红褐色粗砂和细泥陶器为主,最常见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生活常用器,器表多饰绳纹、线纹、锥刺纹、指甲纹和弦纹,彩陶饰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图案花纹。圜底钵口沿上的22种刻划符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装饰品有用石、骨、陶、蚌磨制成的环、璜、珠、坠、耳饰、发饰及镶嵌饰等。遗址中出土的还有粟的遗迹、芥菜或白菜的碳化种子,人工饲养的猪、狗等骨骼及石、骨镞、石网坠、带倒钩的鱼叉、鱼钩和石矛等,说明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 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大规模地揭露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为复原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成立西安半坡博物馆;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