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979年12月,秦陵附近的晏寨乡赵家背户村农民,在陵西三里余发现修始皇陵工人墓地两处。东边的一处有百余座。一墓埋二三人,多者14人,多为屈肢葬。死者或被肢解,但多数完整,在覆盖于尸骨上的残瓦中发现墓志瓦文18件,内容是: 1、“东武罗”(《秦陶》拓片477)。 2、“东武(遂)”(板瓦内侧正刻)。 “赣榆距”(板瓦内侧倒刻)(拓片478)。 3、“东武居赀上造庆忌”(拓片479)。 4、“东武不更所”(拓片480)。 5、“东武东间居赀不更(睢)”(拓片479)。
6、“东武宿契”(拓片482)。 7、“博昌去[疾]”(拓片483)。 8、“博昌居此(赀)用里不更余”(拓片484)。 9、“杨氏居赀大[教]”(拓片485)。 10、“[杨]民居赀公士富”(拓片486)。 11、“杨民居赀武德公士契必”(拓片487)。 12、“平阳居赀北游公士滕。(拓片488)。 13、“平阳驿”(拓片489)。 14、“赣榆得”(拓片490)。 15、“阑(兰)陵居赀便里不更牙”(拓片491)。 16、“(邹)上造姜”(拓片492)。 17、“……[居]赀□□不更□必”(摹本492之二)。 18、“觜……[楷](赀)……[不]更滕”(筒瓦正面刻文),“”(筒瓦背面刻文)(摹本492之三)。 这18件墓志瓦文一般都写着死者的姓名、籍贯,有的还写着其爵位和身份。 墓志瓦文提到地名14个,其中县名9个,里居名5个,其中“东武”为今山东武城县,“平津”在今河南孟津东,“赣榆”即今江苏赣榆县,这说明修陵工人很多来自原东方六国故地。 墓志瓦文出现的爵名有上造、不更、公士等,皆低级爵名。 “居赀”为身份,是以劳役抵偿罚赀的役人。 这批墓志瓦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墓志铭,将我国墓志铭的出现时间由东汉提前到秦代,提前了300多年。 这批墓志文字属小篆,但草率,不规整,且多异体与假借字,对研究中国文字发展史亦有意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