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韦洞墓志 唐景龙二年(708)刻。1959年长安县韦曲南里王村出土。正方形。志盖边长97厘米,盖面篆书“大唐赠并州大都督淮阳王韦君墓志铭”,四刹及侧面均饰蔓草花纹。志石边长97厘米,周边饰蔓草花纹,间以二奔兽。志文楷书,四十三行,行四十二字。刘宪奉敕撰文。韦洞为中宗韦后之弟,卒年仅十六岁。此志楷法秀丽,线刻生动。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章怀太子李贤墓志 唐景云二年(711)刻,1972年乾县乾陵之东南出土,是乾陵陪葬墓之一。正方形,每边长87厘米。志盖篆书“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十六字。周边刻缠枝花鸟纹。志文楷书,三十四行,行三十三字。志文撰者卢粲,书者李范,志石周边雕刻牡丹花纹。文记李贤是“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孙,高宗天皇太帝之第二子,今皇上之兄”。文明元年(684)二月二十七日终于巴州之公馆,葬于巴州县城境,年三十一岁。神龙二年(706)七月一日迁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十月十九日与其妃房氏合葬乾陵。此前已被追赠为皇太子,故志文首行刻“大唐故雍王赠章怀太子墓志铭”《旧唐书·李贤传》载: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不虞,神勣遂于别宅,逼令自杀。志文说薨于巴州,盖为武则天讳杀子之名。现藏乾陵博物馆。此外,另有一方雍王墓志出土。
净域寺法藏禅师塔铭 唐开元四年(716)刻。石高72厘米,宽84厘米,铭文三十六行,行二十八字,田体光撰文,楷书,字体端正健劲。塔铭周边有浅浮雕单波纹蔓草图案,花纹纤丽庄重。净域寺在唐长安城宣阳坊南,为隋文帝开皇五年(585)修立。此塔铭实为法藏禅师墓志。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越王李贞墓志 唐开元六年(718)刻。1972年秋出土于礼泉县烟霞乡兴隆村东李贞墓中。志盖厚13厘米,底边长89厘米,盖面篆书“大唐故太子少保豫州刺史越王墓志铭”。志石边长89厘米,厚16厘米,志文隶书,三十行,行三十二字。四刹及四侧均饰异兽。李贞为太宗第八子,武后临朝后,暗结诸王,志图匡变,兵败而死。两《唐书》均有传。墓志藏昭陵博物馆。 大龙兴寺崇福法师塔铭 唐开元九年(721)刻。石高43厘米,宽64厘米。形制为一四方形,中心凿通,上下用砖砌成塔形,两面刻文字:正面刻塔铭并序,楷书,二十四行,行十七字;背面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楷书,二十行,行十五字。正面书法瘦劲,背面书法秀丽。左面线刻墓门及守门人,线条匀整流畅。左面刻有楷书跋文。塔铭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执失善光墓志 唐开元十一年(723)刻。1876年夏出土于礼泉县烟霞乡兴隆村西南执失善光墓中。志盖厚12厘米,底边长77.8厘米,盖面篆书“大唐朔方公执失府君墓志铭”,字为双钩。志石边长78厘米,厚22厘米,志文楷书,三十四行,行三十四字。执失善光为唐初少数民族将领。此志所记武德九年太宗渭桥退兵内幕有重要史料价值。墓志藏昭陵博物馆。 香积寺净业法师灵塔铭 唐开元十二年(724)刻。石高68厘米,宽72厘米,楷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四字。书法秀劲有力,边侧饰有花纹。此塔铭原在长安县韦曲镇南神禾原香积寺内,建国后移入西安碑林。此塔是佛教净土宗门徒为其第二代祖师善导和尚修建的。塔铭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阿史那毗伽特勤墓志 唐开元十二年(724)刻,1956年西安市西郊枣园村出土,正方形,边长57厘米。志盖篆书“大唐故左贤王墓志文”九字,周边刻饰缠枝蔓草纹。志文楷书,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志文撰者为徐竣,书者为李九皋。文记其为“突厥族阿史那毗伽特勤颉利突可汗之曾孙也,其先夏后氏之苗裔”,后臣服唐朝,授以高官。可见唐代对于少数民族的一视同仁,和睦相处。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刘惟正墓志 唐开元十二年(724)刻。1955年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韩森寨东北。志为正方形,边长55厘米,楷书,二十五行,行二十六字。志称其人“五言之妙,时无与待矣。有文集五卷行于田”。据此,当为盛唐时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遍查《全唐诗》及《全唐文》,均无其人诗文传世。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千百年来文人著述遗失甚众。 杨执一墓志 唐开元十五年(727)刻,1951年陕西咸阳顺陵区底张湾村出土。正方形,边长86厘米。志盖篆书“大唐故杨府君墓志铭”九字,周边刻瑞兽间以蔓草花纹。志文楷书,四十五行,行四十五字。撰者为盛唐著名诗人贺知章,书者为杨执一第四子杨汲,书体秀逸,工整端庄。志记杨执一在武则天时出仕,中宗时任金吾大将军,封河东郡公。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冯君衡墓志 唐开元十七年(729)刻,1955年西安市东郊高楼村出土。正方形,边长72厘米。志盖篆书“故潘州冯府君墓志铭”九字,周边刻瑞兽间蔓草花纹。志文楷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撰者为开元间宰相张说,无书者姓名。志记冯君衡,为苗裔,因其少子高力士为右监门大将军,高力士在开元十七年(729)葬其母麦氏时,恩诏追赠其父冯君衡为潘州剌史,招魂而与其母合葬。此志证明高力士原姓冯,后为宦官高延富收养,而从其姓。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臧怀亮墓志 唐开元十八年(730)刻。1985年出土于三原县陵前乡三合村西臧怀亮墓中。同时出土两合,均为臧怀亮墓志。其中一号墓志志盖厚12厘米,底边长84厘米,盖面篆书“大唐故羽林大将军东莞公臧府君墓志”,四刹刻四神。志石边长84厘米,厚12厘米,志文楷书(略带行意)二十七行,行二十六字。无撰书者姓名。二号墓志厚11厘米,边长75厘米,盖面篆书“大唐故臧府君志铭”,四刹亦刻四神。志石边长75厘米,厚11厘米,朝议郎行侍御史颜真卿撰文,无书者姓名。臧怀亮为将门世家,两《唐书》无传,此志可补史之阙。墓志现藏三原县博物馆。 金仙长公主墓志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刻,1973年蒲城县桥陵之南金仙长公主墓出土。正方形,边长100厘米。志盖篆书“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之铭”十二字,周边刻四神蔓草花纹。志文楷书,三十三行,行三十三字。志文书者为其妹玉真公主,字体秀丽,为迄今所知唐代妇女书志的第一人。撰者为集贤院学士徐峤。镌勒并篆额者为凉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卫灵鹤。志文称金仙长公主为睿宗之女,玄宗之妹,崇信道教,开元二十年(732)薨于洛阳开元观,与两《唐书》记载相同。现藏蒲城县文化馆。 范安及墓志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刻,1955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正方形,边长73厘米。志文楷书,二十五行,行二十五字。撰者韦述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书者杨晋法,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范安及赞襄李隆基诛灭韦后有功,志称范曾任“教坊、内作等使”。唐时教坊使多为中官,疑范安及为宦者。墓志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南川县主墓志 唐天宝十一年(752)刻,1954年西安市东郊郭家滩出土。正方形,边长58厘米。志文楷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三字。撰者为赵楚宾,书者为当时名书法家韩择木,字体工整遒劲,为唐志之佳作。志称南川县主为玄宗之孙女,棣王琰的第五女。终年十八岁。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弥姐亮墓志 唐至德二载(757)刻。1990年3月出土于蒲城县罕井矿区。正方形,志石边长43厘米,楷书,十八行,行二十字。刘撰文,无书者姓名。据志文,弥姐亮官至左领军卫大将军。唐史无传。“弥姐”又称“弥且”,为西羌大姓,可知弥姐亮为少数民族将领。墓志现存罕井矿务局建安处。 蜀王李傀墓志 朱泚天皇元年亦即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刻。1981年由西安市东郊华山机械厂征集。正方形,志盖宽34厘米,纵长34.5厘米。盖面篆书“汉故蜀王李府君墓志”,四边刻蔓草纹。志石宽36厘米,纵长35厘米,志文楷书,十六行,行十六字。志文谓其“以天皇元年二月二日葬于长乐原”。又有“大秦统极”之句。志盖中的“汉”及志文中的“大秦”,均为朱朱泚在长安称帝时所用国号,“天皇”则是其所用年号。与《旧唐书·朱朱泚传》所载相符,可以证史。蜀王李傀疑即与李溯(本名遂),似于德宗逃亡前被处死。朱朱泚一面残杀唐室子孙,一面褒崇蜀王李傀,是其狡诈之处。墓志存西安市文管会。 米继芬墓志 唐永贞元年(805)刻。1956年10月出土于西安市西郊土门。正方形,边长46厘米。盖面篆书“大唐故米府君墓志铭”。翟运撰并书。从志文可知米继芬为米国人,系以国名为姓。其父突骑施曾在唐朝为人质,父死后,米继芬仍为人质,并在唐朝任职。志文还记其幼子值大秦寺,是一个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信徒。据考证,米国为康国的的一部,其地约在今吉尔吉斯坦境内。此墓志是反映西域昭武九姓之一的米国和唐朝交往关系的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会王李墓志 唐元年和五年(810)刻,1952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正方形,边长71厘米。志文楷书,二十二行,行字不等,多者达二十字。志文撰者为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文笔间练。无书者姓名,文记李为德宗之孙,顺宗之子,皇帝(宪宗)之弟,永贞元年(805)封为会王,元和五年病死。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