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游华山诗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立于西安碑林。长方形,长96厘米,宽32厘米。行书三十五行,行十三至十四字不等,林则徐撰并写,刘安笃镌刻。林则徐,字少穆,能诗文。鸦片战争后被清廷革职,流放新疆伊犁,途经陕西,游华山时题此诗。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张化龙碑 清宣统二年(1910)三月刻。原立于扶风县绛中村。半圆首龟座,通高267厘米,宽71厘米。碑阳中题“邑武生升云张公道碑”九字,楷书。碑阴刻碑文十一行,行三十三字,楷书。杨煜题并书。文记光绪三十一、二年(1906—1907)间,张化龙领导扶风人民在太白山九阳宫树旗起义,反抗清政府,不幸起义失败,张化龙为掩护群众,于光绪三十二年腊月底被捕,翌年正月初三遇害。扶风百姓为纪念张化龙而自愿捐款刻立此碑,置于张化龙家乡,以寄哀思。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刘古愚墓表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原置于咸阳市秦都区马庄乡天阁村一饮水槽底,后被刘古愚重孙刘耀明移存其家,保存完好。身首连雕,通高205厘米,宽85厘米,厚20厘米。额篆书“清征士刘古愚先生墓表”,碑文楷书,正文二十一行,行六十四字。陈澹然撰,宋联奎书、高树基篆额,刘安国立石,郭希安刻字。碑文主要是表彰刘古愚先生的为人和业绩。书法俊秀,布局整齐,刻工精美,不可多得。现仍存刘耀明家中。 张楚林碑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原置于榆林城南楚林墓前。后因战乱移入城内。1949年后,由榆林县政协保存。“文化大革命”中遗失,1985年在榆林城内某机关院中发现。碑呈铁青色,石质坚硬细腻,高112厘米,宽60厘米。行草十八行,行三十七字,首行题“清故宁阳县知县张君墓表”,文记张楚林家谱及其才识学问、仕途生涯等情况。碑中部磨损严重,并缺一角。此碑系曾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的张季鸾为其父张楚林所立,著名学者章太炎(炳麟)撰并篆额,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书,苏州著名刻坊“集宝斋”名匠镌刻后运回榆林,因而当时号称“三绝碑”。此碑系于右任先生盛年之作,书法结构严谨,用笔遒劲,流畅奔放,疏密得当,行草兼含,为于书之上乘。文中涉及榆林近代史实,可补充地方志书之不足。现藏榆林地区文化馆。 于右任书《正气歌》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刻。存西安碑林。竖方形,共六石,每石高173厘米,宽54厘米。刻文天祥《正气歌》,草书,每石三行,共十八行,行十三至十八字不等,于右任书,郭希安刻。于右任是现代大书法家,他的草书熔会了章草和今草各家的精髓,用笔凝重简洁,结体洒脱大方,雄浑奇伟,仪态多变。他书写的《正气歌》,是体现其标准草书“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原则的又一契范。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雨田碑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刻。原存于李氏家中。现移存于三原县博物馆。碑刻于六块长方形石条上,石条均长90厘米,宽32厘米,厚13厘米。每石十六行,每四行一组,行字数不等,多为七字,字为草书。于右任撰文并书。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据碑文后自跋,此碑文系于右任于民国二十三年书过后所重书。此碑为研究于右任生平事业提供了重要资料,书法上亦有重要价值。 我的双亲墓碑记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刻。原在咸阳县北杜镇李敷仁父母墓前,后移至其侄李共平家后院。碑为圆首,身首连雕,高163厘米,宽66.5厘米,厚15.5厘米。额楷书“中华民国”四字。碑由李敷仁撰并书。碑文正文二十三行,行五十六字,揩书。李敷仁以在抗日战争中办《老百姓报》而名闻陕西。碑文记载了清末到民国期间关中地区的许多社会情况,不仅是研究李敷仁生平的第一手资料,亦是研究近代陕西历史的宝贵资料。碑文纯用白话文体,并加了新式标点符号,语言通俗流畅,记叙生动感人,在现存碑石中甚为特殊。 朱子桥将军碑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立。原在长安县东韦村,“文革”间几毁,后经李瘦枝等力倡移西安碑林。碑通高243厘米,宽83厘米,隶书14行,行42字。碑由冯玉祥撰文并隶书。 朱庆澜(1871—1941)字子桥,早年军吏出身,参加二次护法,后历任要职,抗战期间援军御敌,多有建树。曾任国民党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长,后长期驻陕赈灾,终积劳成疾,咯血不治而逝,葬终南山下。碑文主要记其抗战期间伟绩。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