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观圣作碑 宋大观二年(1108)刻。宋徽宗赵佶撰并书,李时雍摹写上石。螭首龟座,高378厘米,宽140厘米。原在乾县文庙。现存西安碑林。楷书,二十八行,行六十九字。碑额为当时宰相蔡京行书“大观圣作之碑”六字。文记宋代学校制度较详。赵佶能书善画,书体纤细秀劲,横、竖收笔多带钩,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后人称之“瘦金体”。同一碑,当时分刻於数处,唯此碑较赵佶其他手迹瘦直、挺拔,加以刻技精湛,尤能显出“瘦金体”的特点。
智永真草千字文碑 宋大观三年(1109)刻。隋代大书法家智永书。螭首方座,高268厘米,宽97厘米。明初立在迎祥观(今西安广济街),后因观毁,移至西安碑林。智永是王羲之第七代孙,一生酷爱书法,有极高的造诣,其草书传“二王”之笔法,化方为圆,秀润健劲。此碑书法古雅而有骨力,是此文刻石最早且最优者。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折克行神道碑 宋政和八年(1118)刻。1976年出土于府谷县杨家沟折氏坟园。碑身高326厘米,宽140厘米,厚45厘米。碑面存字九行,另有九行漫漶不清,碑阴缺损字更多。毛友奉敕撰,宇文虚中奉敕书。碑阳记折克行家世事功。碑阴上截是给折克行拟是谥号和呈文,下截刊其所辖各寨寨主姓名。折克行为北宋时著名边将,《宋史》有传,此碑对研究宋史,特别是研究宋与西夏的军事斗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龙洞记 宋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123年1月11日)刻。原在宁强县唐渡乡龙门洞头洞口,1979年移至宁强县文化馆。碑高146厘米,宽80厘米,碑额右行横题“龙洞记”。碑文为北宋苏元老撰并书,行书21行,行40字,末行27字。内容记述龙门三洞之险要与景物之奇特。文末行题“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眉山苏元老在廷记”。苏元老为苏轼族孙,官至太常少卿。因其不赞成熙宁变法,其学术议论颇仿苏轼、苏辙,被排挤出朝。《宋史》有传。此碑现存宁强县文化馆。 宋修太史祀记碑 宋宣和七年(1125)立,原立在司马迁祠内。碑身高105厘米,宽53厘米,韩城县令尹阳题写,正书。碑文记载北宋宣和七年维修司马迁祠的情况。是研究司马迁祠墓沿革的重要资料。现存司马迁祠文管所。 重修唐太宗庙碑 金天眷元年(1138)刻。原存于礼泉县骏马乡旧县村(金醴泉县治)唐太宗庙遗址,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首高284厘米,下宽106厘米,厚34厘米。孙九鼎撰,康庆立石,庙住持刻字。碑文楷书二十七行,行五十四字。碑中部横向断裂。此碑主要是颂扬唐太宗的功绩及重修太宗庙之事。现存昭陵博物馆。 劝农文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洋州知州宋莘刻,刻在唐代名画家戴嵩《牧牛图》碑的碑阴。原嵌在洋县县衙二堂北壁,1973年8月移存于洋县文化馆。碑高92厘米。宽64厘,碑额右行横书篆体《劝农文》。碑文分上下两段,上段刻“序文”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叙述当时洋州地区的农业情况;下段刻《劝农文》条规,二十四行,满行十二字,共十条。具体规定了改进农业生产的办法。碑阳刻戴嵩画的《牧牛图》上刻四牛三牧童。一牧童蓑篱,横臂吹笛,一牧童股系牵牛绳,一牧童蓑篱坐树下。此碑两面,唐画宋文。文图并茂,不可多得。现存洋县文化馆。 广教禅院牒碑 金大定四年(1164)刻。原存咸阳县眭村广教寺内,后移咸阳市博物馆。圆首,身首一体,通高163厘米,宽77厘米,厚13厘米。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刻《尚书礼部牒》原文,文九行,行二字至二十二字不等。下部刻《咸阳县眭村广教禅院记》,王靖撰,徐颐书,沙门普满建。楷书,二十二行,行二十六文。此碑为研究金朝宗教管理提供了最可靠资料。现存咸阳市博物馆。 任天锡碑 南宋淳熙五年(1178)刻,原存安康市张滩汪家岭,1972年发现,1975年移入安康地区博物馆。圆首,身首一体,高180厘米,宽98厘米。额楷书“有宋复武功大夫梁州团练使安康郡侯任公之墓”。碑文楷书,二十四行,行三十六字。田其卿撰,无书者姓名。任天锡为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宋史》未为立传,但《宋史·高宗本纪》中多次述及任天锡收复失地的功绩。此碑较《宋史》为详,可补史之阙。碑现存安康地区博物馆。 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 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刻。碑树于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内三清殿前东侧。螭首方趺,高450厘米,宽145厘米,厚34厘米。额篆书“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碑”。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七十四字。李鼎撰,朱象先书,刘道常刊。此碑是道教史上的重要文献。碑阴上段楷书“同坐真人门下宫观纲首名氏”,以下七段详载天下诸府、州、县宫观纲首姓名,每段四十八行,行字不等,共约三千余字,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存原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