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碑 唐仪凤二年(677)刻。一直树立于礼泉县烟霞乡烟霞新村西李勣墓前(今昭陵博物馆院内)。螭首龟趺,身首高570厘米,下宽180厘米,厚54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高宗李治撰文并书。书为行草,三十二行,行一百一十余字不等。碑题下“御制御书”四字及文末年款为楷书。碑下截凿损过甚,余则清晰。碑阴刻宋游师雄元祐四年(1089)题记。李勣为初唐名臣,出将入相达数十年。两《唐书》均有传。此碑笔致神采奕奕,后半尤见纵横笔势,有晋人风度。
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 唐永淳元年(683)刻。1972年春出土于礼泉县赵镇新寨村东北临川公主墓中。刻石为长方形,长85厘米,宽36厘米,楷书,二十九行,每行字数不等。上刻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封其第十二女李孟姜为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右下角断裂。此刻石保存了诏书原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现存昭陵博物馆。 永徽元年封临川郡公主为长公主诏书刻石 唐永淳元年(683)刻。1972年春出土于礼泉县赵镇新寨村东北临川公主墓中。刻石为长方形,长89厘米,宽37厘米,楷书,二十九行,每行字数不等。上刻永徽元年(650)唐高宗加封其第十一姊临川郡公主为长公主诏书。刻石中部纵向断裂。此刻石永徽元年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签署,却于总章二年(669)才“给”。很值得研究。现存昭陵博物馆。 褶亮碑 约唐高宗在位时(649—683)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上岩峪村东南褚亮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98厘米,下宽110厘米,厚39厘米。额题“大唐褚卿之碑”,篆体兼隶,传为太宗所书。碑文隶书,三十六行,行六十五字,传为殷仲容书。此碑书法精工,金石家誉为“唐石之最佳者”。褚亮为褚遂良之父,两《唐书》均有传。此可补史之阙。
崔敦礼碑 约唐高宗在位时(649—683)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官厅村南崔敦礼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38厘米,下宽110厘米,额篆书“大唐太子故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李昭公神道碑”。碑文楷书,约三十六行,行八十四字。于志宁撰,于立政书。此碑笔致整洁俊逸,惜碑字大多磨泐。崔敦礼为唐初名臣,两《唐书》均有传,此碑多有可补正史籍者。 房仁裕碑 约唐高宗在位时(649—683)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岩峪村东南房仁裕墓前,近代出土,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24厘米,下宽106厘米,厚34厘米。额篆书“大唐故清河房忠公神道之碑”。碑文楷书,崔融撰,房琳书,三十七行,行约七十六字。碑下截字尚可读,余均磨灭。睦州女子陈硕贞举兵反唐后,房仁裕曾奉诏率军镇压。两《唐书》未为立传,此碑可补史之阙。 述圣记 唐文明元年(684)刻。现树于乾县乾陵陵园。位于“无字碑”之西。碑用七块大石累积而成,故俗称“七节碑”。碑高630厘米,每边宽186厘米。则天武后撰,中宗李显书。碑是为高宗歌功颂德,故称“述圣记”。七块大石中,上下两石为顶盖和基石,除第三石全部泐灭外,第一、二、四石存字较多。书法整饬,共四十六行,行一百二十字,约计八千字左右,可谓碑中巨制。碑文为骈体,主要记述了高宗初立为皇太子事及追随太宗征战、奉侍太宗疗疾等事,还记述了高宗即位后的文治武功以及临终前戒厚葬、留遗嘱(令将其生前所习王羲之书法藏于乾陵)等事。此碑明万历以前即已倾倒,1957年乾县人民政府曾加以整修。 美原神泉诗序碑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刻,原在富平县美原镇附近,1929年移至西安新城内,1948年再次移存西安碑林。碑尖首方座,高141厘米,宽94厘米。碑额隶书“美原神泉诗序”六字,碑文篆书十七行,行二十五字,韦元旦撰序,并刻有贾言淑及无名氏五言诗一首。尹元凯书。碑文歌颂美原县金粟山中的“神泉”。碑阴额题“大唐裕明子书”六字(裕明子即尹元凯),碑身刻徐彦伯撰序,并刻有尹元凯、温翁念、李鹏五言诗各一首。均为尹元凯篆书。篆法出于《石鼓文》,但缺乏挺健之气。其用字多本《说文》,但又有与“六书”相违之字。此碑形制古朴,在众多的唐碑中极为少见,依其形制,疑为汉碑改制而成。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惠恭大德之碑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刻。1987年出土于扶风县唐法门寺塔基地宫。碑已残断,经拼对修复,残高166厘米,残宽64厘米,厚23厘米。碑阳篆额损甚,可见“惠恭”及“□德之碑”字样。碑文楷书间行,字体清秀豪放,舒畅洒脱,刚劲有力,残存三十行,行约五十四字,末署“法门寺僧惠恭树”、“郭□□一心供养”。碑阴疑为《佛垂般涅磐略说教诫经》。前段书写较规整,后段局于草率,行体较多,残存三十四行,行五十六字。无书者姓名,但碑阳、碑阴文字显系出于一人之手。惠恭禅师唐《续高僧传》失载,此可补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