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精舍碑 唐开元十一年(723)刻,螭首方座,通高145厘米,宽65厘米。圭形碑额篆书“御史台精舍碑”六字,碑身隶书十八行,行三十五字,崔湜撰文,唐名书法家梁升卿书。文记唐监察机关御史台内设有监狱,并在狱旁设有精舍(佛堂)。碑阴、碑额及两侧全刻楷书题名,这是先后作过御史的七百余人的姓名,姓名重复者多处。题名中的知名人士有王维、颜真卿、徐浩等。此碑字迹清晰,书法工整,秀美多姿,整丽可爱,是唐隶中的精品。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冯仁杰碑 唐开元十一年(723)立。原在咸阳市窑店乡刘家沟原上,1962年移咸阳博物馆。螭首。碑身高203厘米,下宽100厘米,厚27厘米。碑额篆书“大唐故朝散大夫守沁州刺史冯公之碑”。碑身两侧有浅浮雕缠枝宝相花纹。崔尚撰,郭谦光书并篆额。碑文隶书十九行,行三十七字。碑文泐蚀严重,难以成读。郭谦光是唐代书法名家之一,所书碑文堪称隶书精品。现存咸阳博物馆。 华山铭残碑 唐开元十三年(725)刻。碑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为黄巢起义军所焚毁。现残存部分东西长310厘米,南北宽160厘米,高210厘米。四面为线雕“异兽”组成的图案,碑侧残存线雕飞天。碑身有个别文字尚可辨识。碑座为两块巨石组成,中间用铁条相连。碑座四周为浮雕金甲力士,身高160厘米,泐蚀严重,残长500厘米,宽340厘米,高117厘米。碑座下有三层阶梯式基石,用石条围绕。有“天下第一碑”之称,可与“泰山铭”相媲美。现存华阴县华岳庙。 乙速孤行俨牌 唐开元十三年(725)刻。原存于礼泉县叱干镇乙速孤行俨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75厘米,下宽104厘米,厚34.5厘米。额隶书“唐故右武卫将军乙速孤公碑”。刘宪撰,白义咥书,徐元礼镌字,碑文为隶体,三十一行,行六十七字。碑字局部磨泐,大部分完好清晰。乙速孤行俨,两《唐书》未为立传,此可补史之阙。 述圣颂碑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刻,原在华阴县岳庙西道院仙,后移置西安新城小碑林,1948年移存西安碑林。螭首方座,通高231厘米,宽83厘米。碑额楷书“述圣颂”三字,共两行,述字占一行,下空一格,在此空格处有金熙宗天眷九年(1139)题记七行。碑文楷书十九行,行三十六字,是唐玄宗勒令建立华岳庙后,达奚珣为之作序,吕向为之作颂词并书,以纪念华岳庙的修建和玄宗李隆基的丰功伟绩。碑阴上部为唐代名书法家韩择木于唐天宝元年(742)用隶书写的“告岳神文”,共二十一行,行十五字。下刻卢朝彻“谒岳庙文”。左侧刻唐乾元二年(759)张惟一等“祈雨记”,右侧刻唐上元元年(760)华阴县令王宥等谒岳祠题记。碑额刻有楷书“开元十三年六月九日建”十字。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智禅师碑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刻,螭首龟座,通高345厘米,宽114厘米。碑首雕吐气、蟠结之螭六条,螭后爪托佛像于云气之中,圭形碑额周围刻云纹,额上部刻佛像一尊,其下刻篆书“大唐故大智禅师碑”两行八字。碑文隶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一字,严挺之撰文,隶书名家史维则书并篆额。此碑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慈恩寺僧大智禅师义福所立。义福是禅宗(又称慈恩宗或北宗)第七代的代表人物,碑阴刻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杨伯诚撰文、史维则隶书的“碑阴记”。碑两侧还饰有以线刻与减底浮雕相结合的图案花纹,以一棵延伸向上的茂密而华丽的蔓草为衬托,在蔓草的每个曲度中各安排一个不同的题材,有菩萨、狮子、仙童、凤凰、瑞兽、迦陵频伽等,既有规律,又富于变化。此碑无论是碑头的设计,还是碑侧图案的构思以及雕刻手法的练达精绝,皆唐碑中所罕见。书体丰润有力,碑文完整无缺,是一通不可多得的名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