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马踏匈奴”像 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刻,霍去病墓石刻。高168厘米,长190厘米。霍去病(前140—117)6次抗击匈奴,击败匈奴主力,打通河西走廓,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汉武帝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死后为之建墓,墓形仿其生前征战过的祁连山形状。墓前刻置排列一批大型石雕。此像为主题石雕,是利用天然石块不规则的形体,加工雕成的一匹威武轩昂的战马,腹下仰卧一手持弓箭、作垂死挣扎的匈奴奴隶主。高度概括了霍去病一生的主要业绩与战功。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手法简洁明快,堪称雕刻艺术的杰作,是一件富有历史政治意义的石刻巨制。现藏茂陵博物馆。 卧牛 霍去病墓石刻。长260厘米,宽162厘米。卧牛筋肉丰满,双目圆睁,大鼻,厚唇,曲颈比例均匀。牛的背部鞍鞯用线刻成,其它仅粗略地雕出大体形状。自然、真切地雕出了牛善良、驯顺的本性。粗犷而有力。现藏茂陵博物馆。
卧马 霍去病墓前石刻。高114厘米,长260厘米。小耳直竖,为标准的“大宛马”型。马头昂起,目直视,后驱体和后腿在原石块断面上保留,将前身躯的石块作了较多的加工处理,简炼准确,大大增强了卧马的雄健气质。现藏茂陵博物馆。 跃马 霍去病墓前石刻。高150厘米,长240厘米。它利用岩石块的自然形体,刻出一马前两腿同时并起,后两腿有力地着地,气势雄健,刹那间即将跃起的生动形象。马躯体几乎完全保持了石块的原有形态,只浮雕出四肢的轮廓。现藏茂陵博物馆。 “怪兽食羊” 霍去病墓前石刻。长274厘米,宽220厘米。它利用原石块凹凸起伏的自然形态刻成。刻划了一只属于猛虎化身的头生双角的“怪兽”,“怪兽”前腿合抱,张着凶猛大口正在吞食一只小羊。在汉代以后的石雕艺术中极为少见。现藏茂陵博物馆。
石虎 霍去病墓前石刻。长220厘米,宽84厘米。它利用一长方形石块,雕虎呈伏卧状,凶猛而机警,尾巴有力地卷挺在背上。在虎的面颊和躯体处,运用了稀疏而流畅的阴刻线条,表现出遍身茸茸长毛和斑纹的质感。现藏茂陵博物馆。
卧象 霍去病墓前石刻。1957年整修墓冢时在西南角出土。高189厘米,宽103厘米。象呈自然的卧伏形状,头部扭向一侧,长鼻舒适地搭于前腿,小目圆睁,显得安祥、驯服。现藏茂陵博物馆。
石熊 淳化县汉甘泉宫武帝庙内遗物。高125厘米,腰围293厘米,座宽60厘米,长70厘米。熊作蹲卧状,左前爪尧左耳,余三爪搂于腹部。嘴部微残。圆目突视,形象生动。作者依原石拟形,减底剔刻,略行加工。研究者或辨为熊猫像。
石双兽 汉。咸阳市沈家村出土。它综合狮、虎等兽的特点而成为一种凶猛形态的神兽,名“辟邪”,专司守卫坟墓。双石兽雌雄各一,均高110厘米,长210厘米,宽45厘米。环眼小耳,昂首,张口吐舌,长尾落地翘起,四肢挺拔有力。雌兽右爪踩一小羊,雄兽背上有须。均威武矫健,呈快步疾走状,是汉代雕刻艺术中的杰作。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牛郎织女像 又名“石爷石婆”,是刻立于西汉昆明池(今长安县斗门镇)的装饰物,牛郎呈坐状,面目深沉,鬓纹清昕,身穿交襟长袍,腰系带,一手举胸前,一手紧贴腹部,憨厚健壮。织女亦呈坐状,圆腹,头结髻垂于颈后,两手拱于膝上,身躯板直,身着交襟长衣。雕刻粗犷,不失为石雕中最早的艺术精品。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即此二石刻。现牛郎在长安县斗门镇常家庄,织女在斗门棉纺厂内。 持帚石人 东汉。1982年秋出土于华阴县西岳庙御书房西侧地下1米深处。通高1.75米,青石质。石人持帚,头戴平冠,身着右衽宽领阔袖服,腰系带,足蹬方口履。左手搭于右臂。其面目以线雕刻成,整体形象与沂南画像石线刻人物颇似。史籍曾载:“西岳神道阙”五字,刻在石人胸前,虽剥蚀仍仿佛可辨。现藏西岳庙文物管理所。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