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署 在城内西北,北抵城,西抵后稷庙下原麓,东抵文庙,基长五十五丈,北宽十四丈八尺,南宽十九丈。据康海《武功县志·建置》载:“今之县署乃学(宫),不知何时改易之。岂金元兵燹之余,草味之际,县废而学存,治事者姑县居之,乃其后竟因而不返舆?”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姜恩重修县署“仪门三楹,前后堂各五楹,堂中亭、后堂夹室各三楹”。清初知县费纬祉、李绍韩都有修葺,此后知县张树勋曾大加修葺。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陈尔茀对县署门、堂、楼、亭及房舍作了较大规模的重修,总计190余间。民国30年(1941)在县署西崖下,凿窑洞9孔,以作监狱。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机关占用,1958年三县合并,为省地质区域测量队征用。 文庙 在县署东。宋崇宁元年(1102)县令赵茂曾始建,元代县令王君、杜渊相继修葺。明洪武初年至清光绪年间,曾多次作过重修和补修。内有大成殿、东西厢、戟门、棂星门、崇圣宫、东西斋户以及名宦祠、乡贤祠等共约50余间,气势宏伟,是历代祭祀孔子的殿堂。民国年间曾为县警察局和“三青团”武功分部占用。建国后是中共武功县委机关驻地,1958年后成为武功公社(镇)机关驻地。 城隍庙 在东门内,始建年代无考。庙内建有献殿、正殿和寝殿各五楹,大门、二门各三间,东、西两廊陪殿各五间。明代成化年间,知县高璲重修。正德初,知县谷钟仁继修。万历四十一年(1613),知县李舒芳再修。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知县田灏,嘉庆二年(1797)知县朱士蛟又大加修整。至民国庙门前有结构精巧的三间木牌坊,两侧置铁、石巨狮各一对。大门内东、西两廊陪殿各三间,中央为重檐歇山项戏楼三间,戏楼两侧分别有钟、鼓楼各一间。西进有两廊殿各五间,再进为献殿、正殿和寝殿各五间。民国27年(1938)前后被国民党陆军“七十一”后方医院和伤兵占用,30年(1941)作演戏场地。建国后,50年代曾作过粮站。“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门、陪殿、戏楼、木牌坊和铁石巨狮等相继被拆除,现存正殿和寝殿。197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经省文物局和县文管会筹措资金整修殿堂重修大门和陪殿,城隍庙的建筑才有所恢复。 教稼台 在城东门外,始建年代无考。明至清各朝代都作过修整。民国25年(1936),县长钱范宇重建,并在台东西洞门镶“教稼名区”、“教稼台”石额各一方。又给西洞门侧砌钱氏撰“重修教稼台记”石碑一方。建国初倾坍殆尽,仅余残痕。1989年在社会各界名人的倡导下,依照原貌集资重修。重修后的教稼台形似覆斗,东、西、南、北四个洞门,顶面宽约10米见方,围以栅栏,拾级可登。砌砖围墙,占地1.5亩。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屈武为教稼台题名并落款,是本县旅游景点之一。 报本寺 在城北门外,为唐高祖李渊别馆遗迹。宋熙宁年间(1068~1077),修建浮屠七级名报本寺塔,俗称武塔。塔高40余米,外径11米,内径3.8米,壁厚3.6米。每年春夏季节,早晨和黄昏有成千上万只燕子绕塔端飞翔,形成“胡燕朝塔”奇观,被誉为“武功八景”之一。明景泰元年(1450),万历四十年(1612),清嘉庆十二年(1807)曾多次修葺。 绿野书院 在南关外,今为绿野高级中学校址(详见第二十五编教育)。 除上述外,旧县城内外还有县署院内的唐槐,上阁宝意寺中的姜嫄庙、后稷祠,北关的苏公(苏武)祠(今香山寺)、唐太宗祠(又名鸿禧观),南关小华山顶的姜嫄墓,郊外的苏武墓和康海墓等文物古迹。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