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铭〔隋·仁寿元年(601)〕 原石63.5厘米见方,镶嵌于西观山凤泉寺佛殿前壁间。1972年扶风县民工掏去交献该县博物馆。本县博图馆存有拓片,拓自晚清。录文如下: 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岐州岐山县凤泉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明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兆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回同□(升)妙/果舍利塔下铭/ 据此碑铭,证知西观山之隶属岐山县,远在公元596年始设岐山县之初期。其转归扶风县辖属,则在1956年调整岐、扶插花地之后。 润德泉记〔唐·大中二年(848)〕 高200、宽78厘米。须弥座,有收分。现存周公庙。碑上顺次刻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状、中书门下签呈、唐宣宗答诏、崔珙答谢表四文之全文。其内容表明:“周公祠旧有泉水,枯竭多年”,大中二年十月十七日“忽因大风,其泉五处一时涌出”。崔珙以为国瑞,状奏于朝,唐宣宗李忱答诏赐名“润德泉”。 此碑为周公庙现存最早之石碑。清人金石著作中多已著录。《石墨镌华》:“文词婉至,有盛世风。书亦遒健有法,且其叙例,大似汉人碑例,而逊其古质耳。”《金石史》:“碑气萧散,有褚河南意。” 据此碑两侧宋人题刻,知宋元祐五年岐令为“何抡”,而旧县志均误作“何伦”。又旧县志所录此碑之文,增删改字达十五处之多,如改第一行“去十月”为“去冬十月”,改第十五行“十月中”为“十一月中”。不仅颇伤原意,且讹误史实。 杜城寿圣寺小碑〔宋·熙宁十年(1077)〕 原存杜城小学(寿圣寺旧址),今佚。高100、宽35厘米。无额无座。无书人姓名。文后有僧人之署名,字泐不可辨。文七行如下:大唐天宝元年壬午岁改岐州为扶风郡/至德元年丙申岁离宫改为凤翔府/乾元元年戊戌岁二月六日开箭括岭路/咸通二年辛巳岁九月四日建立老师和尚塔/咸通三年壬午岁五月十八日 建立西杜城老师和尚底院/咸通五年甲申岁七月七日敕旨修立望京楼/熙宁十年丁巳岁三月十八日记/ 此碑本是杜城寺住持僧人所刻制,其首行及第二行所记事项,与《元和志》、《旧唐书·地理志》所载相符。则此下所记亦当可靠。 重兴文宪王庙之碑〔金·兴定五年(1221)〕 原存周公庙中乐楼外西南隅,今佚。高17.5、宽62厘米。须弥座。凤翔府录事判官游叔撰文。无书人名。碑文记载兴定四年邑宰李守节斥逐霸占周公庙作道宫之道士及继任张衮修葺殿宇之事。旧县志录有全文,但作了篡改。原碑额题“重兴文宪王庙之碑”,想是金代人称周公为文宪王之故,而旧志则改之为“重修周公庙记”。又原文首段为“岐山,太王邑,周之地也。以其故邦,为王建庙”,而旧志改为“岐山,太王肇基之地;周公,太王之裔也。太王城在岐山下,迤而西数十里,即卷阿,公庙在焉”。 润德泉复出记〔元·至元十九年(1282)〕 高12.5、宽79厘米,须弥座。原存旧县署(今公安局院内),1981年移存县博图馆。王利用撰文,王良嗣篆额,张檝书丹。文记至元十五年,润德泉久涸复出,邑宰刘桢倡导开渠引其水南流进入县城之事。全文见本县旧志。 碑文撰者王利用,通州潞县人,元史有传。旧志注其为西蜀人,误。碑文第七行“宋赐号润德,见于大中二年崔珙之奏状”云云,显系错误。旧志所录碑文,颇多臆改其字,惟改“宋赐号”为“唐赐号”则甚得宜。 碑阴刻元人描述周公庙景物的诗作多首,可知此碑先在周公庙竖立。但碑侧刻嘉庆二十年邑令段典谟题记云:“此碑辱在泥涂,抉得之置于署内西亭”。碑正面在碑题下又刻“明岐山令周延祚立石”九字。查周令岐山在明嘉靖二十九年,上距元至元十九年有260余年之隔,则此碑何能由周竖立?此其故盖因年久碑倒,周氏起而复立之,补刻此九字于碑上。之后,又经260余年,至段氏令岐山时,此碑又倒,“辱在泥涂”,段氏将其“抉得之置于署内西亭”。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