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碑〔北魏〕 原在实相寺遗址中。麻石,四棱柱形,高170、宽45、厚40厘米。四面共雕佛像74尊。观察佛像体态,似为北魏时物。各像或立或坐,脸形狭长清瘦。下部各像间隐约有字,点画颇似魏体。四面像数不等,摆布亦不均匀。碑后18像,下三排各五,最上排仅三,偏在一方,留有两像空位。表明全碑各像并非一人一时雕成,而是佛门弟子多人各自在此石柱上先后雕成。 此碑人称千佛碑,为岐境所见时代最早之造像碑。久弃古寺废墟,1962年县文化馆移置城内。据闻“文革”开始,被埋于西关县党校毛主席语录塔下。今不知其所在。 西魏造像碑〔大统三年(537)〕 形似一座麻石小碑,高89、宽59、厚14厘米。正中刻小龛,龛内浮雕坐身佛像一尊,作讲经说法相。其左右刻较小菩萨立像各一。龛外四围共雕佛门弟子像64尊,有大有小,或立或坐,神态各异,都在倾耳聆听佛的说法。碑两侧各刻文字数行,模糊难认,惟首行“大统三年”四字尚可辨识,故能据以定其时代。此碑原为邑绅孟纪圣家藏文物。1960年献交县文化馆(今县博图馆)收存。 一佛二菩萨白石雕像〔隋·开皇十二年(592)〕 1.释迦如来佛像赤足立于莲座之上,首饰螺髻,身着通肩博带式大衣。覆仰莲座。仰莲有榫,与覆莲套合。覆莲下接方座。方座四角各雕一卧兽。通座高62厘米。方座正面和左右两侧面有铭刻32行129字。据此铭刻,知此像为开皇十二年佛弟子王贤良所造。 2.观音菩萨像(甲) 赤足立于莲座上。首饰宝冠,身着帔巾,胸垂璎珞,下身着裙,右臂屈肱上举,手执叶状法器。左臂下垂,手执净水瓶。其莲座、方座之结构、雕饰与佛像同式。通座高60厘米。无铭刻。 3.观音菩萨像(乙) 赤足立于莲座上。首饰宝冠,上身着帔巾,胸垂璎珞,下身着裙。右手上举,左手执净水瓶。仰莲下有榫,覆莲及方座佚。现高41厘米。 上述三像,1979年10月同坑出土于五丈原公社处寺沟。发现后随即交存县博图馆。 释迦牟尼像铭〔武周·垂拱三年(687)〕 此铭刻于石雕释迦牟尼像方座四周(像佚)。座高8、边长26厘米。1978年从祝家庄公社岐阳村城壕瓦砾堆中拣得,今存县博图馆。铭文50行244字。据以知此石像是武周垂拱三年岐阳县令杨元禧及妻郑氏为超渡其双亲亡灵所造之功德佛像。杨元禧其人新旧《唐书》均有其传。其任岐阳县令,本传漏载。此像铭之发现,可为之补充。 附记 1978年岐阳村人在该村城壕拾得陶印一方,交存县博图馆。印为陶质,正方形,无印纽。厚1.3厘米,两面均有篆书印文,一面为“岐州之印”,印面5.4×5.4(厘米),另一面为“岐阳县之印”,印面为5.5×5.5(厘米)。 考唐之岐阳县,始设于贞观七年,其县治之所在,《元和志》载:“西南至(凤翔)府一百里,以在岐山之南,因以名之。”今岐阳村之位置,恰如《元和志》所云。而此陶印及上述像铭之发现,又为唐岐阳县治在今岐阳村得一佐证。 玄武石像 在周公庙后山坡小石洞内。高约一米。石白如玉,俗称“玉石爷”。其像披发,无冠,赤足,戎装,持剑而坐,足踏龟蛇二虫。面庞丰满圆胖,神采奕奕,威武庄严中带有蔼然可亲之容。 旧县志录此像于古迹篇,注“……座下连山,其石皆青,惟像独白。相传昔年雷雨大作,崖崩出,真奇观也。”今考座下连山之说,实出误传。此像原为一座独立的汉白玉雕像,虽置诸山崖间小石洞中,但与其座下之青色山石并不相连。旧志所云,显系神话而已。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