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二节 西周遗址 劝读遗址 属西周文化,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前771年之间。范围在田家庄乡劝读村南。东为—南北向沟,西为断崖,东西300米,南北300米,面积9万平方米。位于横水河东岸二台地。北部稍高南部较低。 遗迹:有窖穴、灰坑、墓葬等。文化层厚约一米多。 遗物:有青铜器、陶器、石器、灼骨等。陶片中多绳纹灰陶,可看出器形的有鬲、罐、盆之类。 第三节 先秦故都——雍城遗址 周历王、周宣王、周幽王时(前781年以前),西戎势力发展,深入关中,威胁周室,屡起战争。“周避犬戎难,东迁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从此,秦始有封地,为诸侯国。 秦襄公八年(前770)起,秦与戎、狄战斗不息。初,秦败。襄公十二年(前766)再起兵伐戎、狄,获得“岐地”。襄公殁后,秦人退回“西陲”故居。 秦文公三年(前763),率乘七百“东猎”,以年时借猎迁徙,中途与戎、狄浴血奋战,四年(前762),秦获“千渭之会”,(今眉县东北15华里处),从此定居周人故地关中。 秦占领“千渭之会”后,在此筑城。文公十六年(前750),率兵击戎,戎败走,秦国控制了岐西地域。五十年(前715),文公卒,宁公(宪公)继位,秦由“千渭之会”迁都平阳(今宝鸡县阳平镇),灭毫,占其都邑——荡社(今西安市西北,三原、兴平之界)控制了关中西域,营建“平阳宫”(今宝鸡县阳平镇西太公庙)。 秦德公元年(前677),始徙都于雍(今凤翔)。此后,凤翔为秦都。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称霸,自此,到孝公图强,为始皇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 城垣 距今约2600~2200(前677~前383)之间,位置在今县城以南,西古城村以东,南古城村以北,塔寺河以西的广阔平原上,东西3300米,南北3200米,总面积1056万平方米。相当于今西安市城内总面积。 现据考证,供市区用水的白鸡河穿城而过,雍水绕城东南,凤凰泉临城北,西有人工城壕,城市内宫殿林立,楼阁鳞次栉比,宏伟壮观。史载戎族使者由余面对秦都建筑及仓廪积蓄惊叹:“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宗庙——马家庄春秋(秦)一号建筑遗址 整个建筑座北向南,四围城垣环绕,可以分为北部居中的祖庙,东部的昭庙,西部的穆庙,南部的门塾以及中庭五部分。 祖庙座北向南,平面视呈凹字形,西侧向前突出。面阔20.8米,进深13.9米。凹字形上部正中,即为前庙堂,其后之长方形居处即为后寝室;朝、寝两旁系东西夹室;朝寝之后半部,设三门,有三室,称“北三室”。 朝堂平面呈长方形,无檐墙,中部有两个高出地面的夯土台,系置双楹之夯土基础。寝室系封闭式长方形,东北角有一灶坑。东西夹室呈曲尺形。均有门通向朝堂。北三室在朝、寝和东西夹室之北部,有三门。 祖庙建筑四周有回廊,回廊之外有散水环绕,河卵石铺成,内高外低、稍有倾斜。 祖庙以北有一亭台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无檐墙,四角均有两个角柱,亭台四周环散水。 昭庙座东向西,平面布局与祖庙、朝寝建筑相似。只是朝堂东部的南边、北边与南北两夹室相通,无墙相隔。 穆庙座西朝东,但破坏严重,仅残留东南角部分看,应和昭庙相对称。 门塾位于南部,由东半塾、东内塾、门道,西半塾、西内塾五部分组成。门道南端有门限凹槽一道。 中庭为一中间凹下、四周稍高的空场,东西长30米,南北宽34.5米。 在中庭和祖庙两夹室内发现各类祭祀坑181个,其中牛坑86个,羊坑55个,牛羊同坑1个,人坑8个,人羊同坑1个,空坑28个,车坑2个,牛羊有全牲祭祀、无头祭祀和切碎祭祀三种。为多次祭祀的见证。两夹室和其它建筑内的祭祀坑,均打破建筑地面,应该是建筑废弃后奉行的祭祀。 寝宫——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 遗址临近凤虢公路,东距宗庙遗址约500米,西距姚家岗春秋战国秦宫殿遗址约600米。 遗址方向北偏东28米,长326.5米,北端宽86米,南端宽59.5米,面积21894平方米。平面布局规整,四周有围墙,可分为五进宫院、五进门庭。 第一道宫院位于遗址南部,长52米,宽59.5米,面积3068平方米。 第二道宫院长49.5米,北端宽60.5米,南端宽59.5米,面积2970平方米。西端正中有一门,南墙正中一门与第一道宫院相通。院内中部偏北西侧各有一座建筑,南北长16米,东西宽12.5米,面积200平方米。 第三道宫院,长85.5米,北端宽60.5米,面积5074平方米。东西围墙平均宽2米,北端各有一门,平均宽4米,距北墙16米。东门正东前似有一屏,东墙南端和西墙南端各有一门。正中有一门与第二道宫院相通。宫院中央有一建筑,北长32.5米,南长34.5米;东宽17.2米,西宽17.7米,面积约586平方米。 第四道宫院南北长51米,东西宽70米,面积3570平方米。东西围墙中部各有一门,南有一门与第三道宫院相通。 第五道宫院是五道宫院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南北长65米,东西宽86米,面积5590平方米。院内正中偏北及其前方两侧,各有一座建筑。呈品字形排列,大小相等。院内南部有两座建筑,长35.85米,宽7.5米,面积269平方米。两建筑间有一通道,与第四道宫院相通。 其内出土凹字形三角纹瓦、绳纹板瓦、绳纹夹抹光带筒瓦、素面半瓦当及粗绳纹的厚瓦片等遗物看,该遗址的沿用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宫南向而庙居左,则庙在寝东也”(李如圭《仪礼·释宫》)。该遗址当是寝宫所在。 其它建筑 在雍城遗址范围内,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20余处,分布点有一定规律,面积多在四、五千平方米左右,均程度不同遭到破坏,仅有暴露于地面的瓦片等遗物。其中位于铁丰、高王寺一带的建筑遗址经初步发掘,因靠近县城、公路,故破坏严重,残存遗址面积约4平方米,显露在断崖上的夯土基高1.4米左右,地面堆积瓦片很多。经过发掘的6000多平方米遗址在县棉织厂之南,获得夯土墙基、建筑基址等遗迹资料和大量的瓦等建筑遗物。 凌阴 位于石家营乡姚家岗高地西部。遗址为一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基,其四边夯筑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7.1米的土墙一周。其中部为东西长10米,南北宽11.4米的长方形窖穴,其内四壁呈斜坡状,窖壁内上部夯筑,下部生土,窖壁的坡底,夯筑一周宽0.7~0.8米的二层台,通高0.32米,二层台范围内东西长6.4米,南北宽7.35米的底窖,铺有与二层台同高的砂质片岩一层,这一平面为窖穴使用时的实际窖底面,方形窖穴四周是回廊。西回廊正中有一通道,呈等腰梯形,通道由东向西平行的槽门五道。靠近窖穴的第一、第二号槽门均有槽底,槽门亦呈腹梯形,以便插合和提取木板,通道与回廊上最大的缺口相通。在第二槽门之西的通道底部,设有水道一条,经钻探与姚家岗西南部的白鸡河相通,水道东高西低,是窖内的排水设施。水道底部与铺有片岩的地面大体在同一水平上。 这种在宫殿附近的大型窖穴,应为宫殿内的储藏设备,其本身设有防潮设施。可见被储藏之物无需防潮,为储冰之凌阴。其容积190立方米,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卫生用冰的实物例证。佐证了《诗经·国风·七月》中所载的:“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街市 经雍城考古队考古钻探得知,城垣内有南北向四条大街,东西向的四条大街共有三道城门。街面宽8~10米,平行两街之间的距离为400~800米。马家庄、姚家岗等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和其它建筑遗址,均分布在街道之间。 城市总体布局与《周礼》记载的“前朝后市”完全吻合。八条街道遗址平直宽阔,南北东西相交呈“井”字形分布,布局清晰,建筑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显示了这座2500年前的历史名城的严整、博大、恢宏。 市场遗址位于北城墙之南,中心偏东300米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160米,东西长180米,面积28800平方米。周围是厚1.5~2米的夯土围墙基址,四面墙的中部各有一座“市”门。已发掘的西门,南北长21米、东西宽14米,建筑平面呈凹字形,门入口处有大型空心砖踏步。门上有四坡式大屋顶建筑。围墙内是封闭式的露天市场。从出土文物判断,此市场沿用时间为战国时期,曾有咸阳等处器物长途运入市内销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